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南通市“十二五”人口發展規劃》的通知
        來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 發布時間:2012-07-25 累計次數: 字體:[ ]

        通政辦發〔2012〕132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南通市“十二五”人口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南通市“十二五”人口發展規劃

          人口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關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敗,關系中華民族的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面臨的重大問題與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布問題密切相關,必須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笆濉睍r期是南通向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攻堅時期。科學制定和有效實施“十二五”人口發展規劃,對于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根據《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江蘇省“十二五”人口發展規劃》和《南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精神,制定本規劃,旨在闡明“十二五”時期人口發展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發展戰略、主要任務和重點工作,是指導未來五年全市人口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各級政府和部門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重要依據。

          一、“十一五”時期人口發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時期,各地和相關部門認真貫徹中央關于人口發展的方針政策,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全面加強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取得顯著成效,為加快推進“兩個率先”做出重要貢獻。

          人口計生工作指標繼續省內領先。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以內,戶籍人口多年自然負增長,出生人口性別比連續四十多年保持正常,婦女總和生育率保持在1.0左右,獨生子女累積率保持在86%以上,2010年末戶籍總人口為762.92萬人、常住總人口為728.18萬人。

          穩定低生育水平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人口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斷創新,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受到廣大計劃生育家庭的擁護,城鄉統籌的優質服務體系基本實現全覆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實現全國一盤棋。

          人口素質穩步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2010年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2.08/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到3.97‰,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7.99歲。各級教育普及水平進一步提高,全面實行城鄉免費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100%和37%,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8.34年。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人才資源總量擴大,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占人才總量比重明顯提高。

          人口城市化水平繼續提高。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城市化率達56%。切實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建立流動人口統一管理、優質服務新體制,2010年全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率達到90%。

          人口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十一五”時期全市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4萬人,累計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30萬人。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在全國率先全面推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率先建立城市居民、農村村民、專業漁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不斷提高。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城鄉醫療保障體系基本形成。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重點優撫對象的優待撫恤標準大幅度提高,婦女、兒童和殘疾人事業得到較快發展。減災救災和應急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

          統籌解決人口問題邁出新步伐。各級政府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精神,不斷深化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認識,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綜合治理人口問題的意識普遍增強,在全國率先建立人口和計劃生育長效工作機制,人口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地位得到加強,人口、經濟、環境、資源協調發展水平得到提高,人口計生部門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宏觀管理職能得到強化,工作方式實現了根本轉變。

          二、“十二五”人口發展的特點、面臨的主要問題與戰略機遇

          “十二五”時期是南通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加速期,也是人口和計劃生育體制機制的轉型期。總體上看,“十二五”期間,南通將進入從戰略層面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深化階段。

         ?。ㄒ唬┨攸c

          “十二五”期間南通市人口發展形勢呈現出許多不同于全國、全省的特點。

          一是人口繼續保持負增長態勢。伴隨著持續的超低生育率與快速的人口老齡化,“十二五”時期南通市人口將繼續保持人口自然負增長態勢。

          二是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持續減少。南通市早已越過勞動年齡人口峰值,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持續減少,人口負擔進一步加大。

          三是老齡化進程進一步加快,老年人口數量持續增加。到“十二五”期末時南通市60歲及以上人口規模將達到近200萬人,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26.09%,屆時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

          四是家庭規模小型化趨勢持續發展,空巢、獨居、單親等家庭數量與所占比例持續增加。

          (二)主要問題

          南通市人口發展在“十二五”期間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全國、全省不盡相同。

          1.人口結構性問題突出

          一是出生人口、學齡人口、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持續走低,每年退休人口增加,經濟活力人口長期外流,必將對衛生、教育、社會保障等社會資源的配置帶來重大影響。現有第三產業就業人口比重仍然偏低,難以適應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產業層次提升的需求。

          二是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對南通經濟社會發展構成極大挑戰。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還將出現勞動年齡人口老化問題,社會創新能力與經濟活力可能因此而逐漸減弱,并制約南通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2.人口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人口素質總體不高,嚴重制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綜合競爭力提升。首先,受多種因素綜合影響,全市每年各種出生缺陷兒童約占年出生人口總數的3%~4%,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其次,生殖健康狀況不容忽視,不孕不育人口比例有升高的趨勢;未婚人群、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務亟待加強;以預防為主的人口健康公共服務體系尚未形成,整體上還不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保健需求。第三,南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高素質技能人才仍然較為緊缺,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實現由人口大市向人力資本強市轉變的任務十分緊迫。

          3.人口遷移流動持續增加,完善社會管理任務艱巨

          “十二五”時期是全市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時期,預計到2015年,全市城市化水平將達到65%。在新型城市化過程中,人口流動遷移呈現新的特點,流動人口長期定居和舉家遷移趨勢明顯,流動人口在現居住地生育現象愈加普遍。城鎮人口呈現多元化的趨勢。目前南通市居住在城鎮的人口中為農業戶口的流動人口已占一定比例,他們對與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有著迫切的要求,但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制改革滯后,保障流動人口合法權益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由此引發的社會矛盾進一步顯現,流動人口成為人口服務和管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4.傳統家庭功能呈現弱化趨勢,和諧社會建設面臨新的挑戰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群眾思想觀念的改變,以及就業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家庭規模、結構和功能正在發生較大變化,家庭規模進一步縮小,并且呈現結構多樣化、居住離散化、關系松散化的趨勢和特點,單人、單親、空巢家庭比例大幅度提高,三代及以上大家庭比例逐步下降。家庭養老功能正在弱化,急需采取綜合政策穩定家庭功能,促進家庭的發展能力,穩定社會發展的基礎。

          5.人口發展綜合調控和統籌管理的體制機制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區域人口發展戰略研究有待加強,人口綜合調控和統籌管理的思路還需要深化拓展;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還沒有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人口發展與家庭福利政策需要重點關注;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信息網絡資源缺乏有效整合,城市人口綜合服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有利于人口發展的宏觀環境還沒有完全形成。

          (三)戰略機遇

          “十二五”是南通黃金發展時期,經濟快速增長與社會的全面進步為做好“十二五”人口發展工作創造了難得的發展戰略機遇:

          1.“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解決人口問題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

          2.經濟快速增長,社會建設大步向前邁進,擴大內需、改善民生重大措施的推行,為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實現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創造了重要契機。

          3.長期富有成效的人口計生工作、群眾思想觀念轉變、普惠性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制度的逐步完善,為做好“十二五”時期人口工作創造了堅實的工作基礎、思想基礎與制度保障。

          4.中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做好人口工作的國際環境逐漸得到改善。

          總之,“十二五”是南通人口發展的重大轉折期,機遇和挑戰并存。一方面,人口負增長速度將逐年加快,人口對資源與環境的壓力將持續減弱。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對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嚴重負面影響。同時,人口遷移流動與城市化加速,城市流動人口的管理與服務逐漸成為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與難點。因此,必須從戰略上把握好南通人口發展問題,遵循人口發展規律,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為南通率先向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營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三、“十二五”人口發展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ㄒ唬┛傮w思路

          按照率先基本建成現代化的“兩步走”及“六個更加”總體要求,以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為主線,更加注重體制機制創新,更加注重協調發展,更加注重利益導向,更加注重民生福祉,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形成人口數量均衡、素質全面提升、結構動態優化、分布科學合理、人與自然和諧、人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格局,構建人口均衡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ǘ┗驹瓌t

          堅持全面發展。堅持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統籌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倡導和實踐優先投資于人的發展理念。加強社會管理,完善公共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

          堅持統籌發展。強調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將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布等要素作為產業布局、資源開發、生態環境、社會建設和公共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前置性因素,形成城鄉一體、目標一致、相互銜接、良性互動的人口政策體系,統籌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堅持均衡發展。確立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理念,把握好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特征,統籌兼顧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布各要素之間的平衡互動,不斷拓展“大人口”的工作格局,不失時機地推進人口工作的轉型升級。

          堅持創新發展。深化推進綜合改革,不斷加強理論創新、制度創新、能力創新和載體創新,創新人口服務管理的體制機制和思路方法,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合作、社會參與的人口服務管理工作機制,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人口服務管理體系,促進人口服務管理的創新發展。

         ?。ㄈ┲饕繕?/p>

          到“十二五”期末,努力實現以下目標:

          人口總量目標。穩定適度的低生育水平,鼓勵和倡導育齡夫婦按政策生育,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盡可能接近政策生育率水平。2015年末人口總量控制在760萬人之內。

          人口素質目標。出生人口素質進一步提高,新生兒缺陷發生率控制在8‰以內。婦女兒童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15/10萬以內,嬰兒死亡率控制在10‰以內。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改善,科學文化素養實現較大提升,人才隊伍進一步壯大,職業教育、終身教育體系加快發展,到2015年全市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6歲;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1年。

          人口結構目標。完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措施,老齡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社會化養老服務能力明顯提升,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機構養老床位達到30張,老齡服務產業不斷發展。出生人口性別比繼續維持在正常水平。

          人口分布目標。引導人口適度集聚和有序流動,優化調控流動人口規模,加強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推進流動人口服務均等化,實現人力資源在城鄉和區域間的有效配置。城市化率達到65%。

          民生保障目標。社會就業更加充分,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建立適度普惠的社會福利制度,建立以人的生命全過程為主線的基本公共服務機構。殘疾人社會保障與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生活狀況得到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構建城鄉居民增收長效機制,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倍增計劃,構建符合市情實際的家庭福利政策體系,家庭發展能力得到增強。

          四、“十二五”人口發展的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

         ?。ㄒ唬┲饕蝿?/p>

          1.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快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機制和工作方式的轉型,加強人口總量、出生、死亡、結構、遷移等中長期預測預報,引導市民按政策生育。吸引年輕經濟活動人口,優化人口年齡結構。建立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的長效機制,重點抓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將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的利益導向政策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政府改善民生行動計劃。推動制度創新,促進經濟社會相關政策與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的有機銜接,在就業、社會保障、征地補償、集體利益分配等改革方面,全面落實法律法規規定的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優惠政策。進一步完善以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特別扶助制度等為主要內容的優先優惠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計劃生育、人力資源開發、男女平等促進、應對人口老齡化、人口遷移流動與城市化相關的政策及配套措施,制定促進家庭發展等方面的人口配套政策,加快形成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人口政策體系。

          2.大力提高人口素質,加快人口大市向人力資本強市轉變

          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聯動、群眾參與”的優生促進工作機制,大力開展優生咨詢、均衡營養的宣傳指導,普及預防出生缺陷基本知識,實施政府免費的婚前、孕前健康檢查項目,建立出生缺陷一級、二級、三級干預體系,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發生風險,開展殘疾預防,減少殘疾發生。加強性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規范婦幼保健工作,提高婦女生殖健康和兒童健康水平。進一步擴大覆蓋面,加強對未婚人群、流動人口和中老年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務,實現全面普及生殖健康的目標。

          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大力開展健康教育,推進健康城市建設,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入推進全民健身運動。深化醫療衛生事業改革,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充分利用基層醫療衛生和人口計生服務網絡,形成以預防為主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逐步縮小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差距,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控制和減少傳染病、地方病的發生和傳播,關注心理衛生和精神健康問題。

          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加大教育投入,確保財政教育支出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財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預算支出比例高于中央和省核定比例;全社會教育投入增長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優化調整學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進一步縮小城鄉、區域、校際教育發展差距。鞏固和提升南通基礎教育的品牌優勢,推動普通高中教育優質高效發展。切實加強學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逐步實現就近入園入托。健全助學體系,發展特殊教育,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家庭困難學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創新發展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大力培養應用型、創新型技能人才。推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大力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加快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健全社區教育體系,擴大非學歷教育規模,發展現代遠程教育。

          加大創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養力度。全面落實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布局,大力建立學習型社會,重視培養人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在蘇中率先建成人才強市。適應經濟轉型升級特別是發展創新型經濟的需要,造就高素質人才隊伍。全面推行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加強在職人員培訓,做好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的銜接。建立和完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對中等職業教育和農村勞動力職業培訓實行補貼制度。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提高農民工就業能力。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促進政策,努力實現全面就業目標。

          提升城鄉居民文明道德素質。不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推動誠信社會建設。切實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著力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氛圍。大力倡導文明節儉,進一步引導廣大市民形成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促進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

          3.加快制度創新,推進“三個城市”建設,促進人口城市化進程

          按照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推進“三個城市”建設要求,優化國土資源開發格局,研究提出促進人口有序流動、合理分布的政策框架,引導人口向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強、經濟發展空間大的縣及中心鎮集聚和遷移,通過合理分布擴大人口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實現人口有序流動,人力資源有效配置,統籌考慮人口分布與生產力布局。

          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以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為突破口,著力推進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五個一體化”,加快構建新型城鄉關系,初步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積極深化戶籍、土地、社會保障等制度改革,放寬市區戶籍限制,逐步消除人口流動遷移的制度障礙。加大扶貧開發力度,預防和減少農村貧困戶。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農村客運公交化和區域供水一體化,進一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

          增強城市人口服務管理功能。推進城市人口管理網格化,充分發揮街道、社區在城市人口管理中的作用。加快城市建設和管理信息化步伐,完善城市人口地理信息、智能交通、社會治安、市容管理、災害應急處置等智能化信息系統。實施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加快城市教育、衛生、文化、體育、人口計生、社會救助、公共安全、災害防控以及其他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繼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高城市飲用水安全保供能力,進一步提升城市公共服務功能。

          創新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制機制。按照全國“流動人口一盤棋”要求,創新流動人口管理方式。積極穩妥地推進城市化,深化城鄉一體化的體制改革,加大流動人口財政轉移支付和以獎代投力度。加強流入地與流出地雙向管理和服務,推進流動人口服務均等化,切實解決好流動人口就業、就醫、定居、社會保障及子女的受教育問題,切實關注農村留守人口的生活狀況。

          4.發展婦女兒童事業,促進社會性別平等

          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建立健全促進男女平等的政策措施。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創建活動,加強新型人口文化的宣傳倡導,提高社會性別平等意識,逐步消除性別歧視。

          推動婦女兒童事業發展。保障婦女平等獲得經濟資源和參與經濟建設的權利;保障婦女平等參與管理的權利;保障婦女平等享有文化教育的權利;保障婦女平等享有社會保障的權利。加強婦女衛生保健和勞動保護。堅持兒童優先原則,尊重和保護兒童的人格尊嚴,依法保護兒童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改善少年兒童成長環境,提高兒童福利水平,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5.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完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應對政策體系。結合南通市情,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現有老齡工作運行體制和機制改革,強化政府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基層人口與計劃生育服務機構在居家養老與社區照料方面的支持性服務功能建設,積極推進人口與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向人口和家庭發展公共服務中心轉型。

          加快完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全面實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逐年提高“三無”、“五?!?、80周歲以上特殊老年人和重點優撫對象居家養老服務補貼標準,探索建立老年護理保險制度。通過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等措施,維護與穩定家庭養老功能,強化社區老齡服務,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建立以居家養老、社區照料與機構養老協調推進的養老服務體系,努力實現健康老年人以居家養老為主、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以機構養老為主的目標。加強養老服務產業的服務標準、行業規范和管理制度建設,鼓勵國有、民營資本進入養老產業。在土地、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中,采取扶持政策,加強老年人宜居環境建設,推廣適合子女、老人就近居住的公寓建筑模式,開展養老社區的創建活動。

          深化勞動就業制度改革。嚴格退休年齡,嚴格限制早退現象的出現,延長人口紅利期。鼓勵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延長老年人口健康年限。擴大培養老年人護理隊伍,加快養老服務職業化隊伍建設。積極發展老齡公益事業和老齡服務產業,重視老年文化建設,推進老年社會福利事業社會化。

          6.以家庭為著力點,夯實社會和諧穩定基礎

          建立健全家庭發展政策。完善相關經濟社會政策,維護與穩定家庭功能,在優生優育、子女成才、抵御風險、生殖健康、家庭致富以及養老保障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提高家庭發展能力的政策體系。加大對孤兒監護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殘疾人家庭、留守人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受災家庭和其他特殊困難家庭的扶持力度。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積極發展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完善生育關懷制度,將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并發癥三級以上人員納入計劃生育特別扶助范圍。免費為符合條件的育齡婦女提供再生育技術服務,研究出臺有利于促進計劃生育家庭成員就業、創業、勤勞致富的扶持政策。

          增進家庭發展能力。大力發展家庭服務業,逐步建立比較健全的惠及城鄉居民的家庭服務體系。在全員人口信息系統中,加強家庭信息采集和管理,為家庭發展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依據。探索建立以家庭為中心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公共服務體系,開展初級家庭保健、新婚和計劃懷孕家庭的家庭計劃指導、懷孕婦女及其家庭的跟蹤聯系、兒童早期教育、青少年及其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導、更年期家庭成員與計劃生育家庭老人的生理心理咨詢、流動人口家庭與留守家庭關懷等服務。深化財政支出結構改革,在國民收入再分配中加大對家庭福利的支出比例,改善消費預期,緩解家庭在生育、醫療、教育、住房和養老等方面后顧之憂,提高家庭發展和抗風險能力,增進家庭福祉。

          推進新型家庭文化建設。引導群眾樹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家庭幸福安康。開展家庭文化理論研究,深化人口文化內涵。利用重大紀念日及人口計生工作重大活動等時機,加大社會宣傳力度,構建新型家庭文化。推進市級家庭人口文化示范基地建設,鞏固和拓展宣傳陣地,推進人口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7.健全殘疾人保障和服務體系,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

          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資助殘疾人普遍加入基本醫療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將殘疾人基本醫療康復、兒童康復和輔助器具適配納入城鄉醫療保障制度。增加對特殊困難殘疾人的生活補助,對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然困難的重度殘疾人實施補貼金制度,對一戶多殘、依老養殘等特殊困難家庭中的殘疾人給與特別救助。加強殘疾人培訓,提高殘疾人就業能力和水平。加大力度建設殘疾人康復中心和殘疾人托養機構,進一步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

          促進殘疾人就學就業。改善特殊學校教育辦學條件,資助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實現殘疾學生9年義務教育及高中、學前免費教育,對大、中專以上在校殘疾學生給予專項教育補貼。為殘疾人免費提供基本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等就業服務,完善殘疾人就業促進和保護政策措施,加強殘疾人就業援助,開發適合殘疾人就業崗位,推進殘疾人集中就業和按比例就業,支持殘疾人自主就業。

         ?。ǘ┲攸c工程

          全面做好“十二五”人口發展工作,如期實現率先在全國建成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先導區的目標,必須大力推進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八大工程,支撐人口均衡型社會的建設。

          一是人口素質提升工程。各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在全市城鄉建立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制度,建立出生缺陷風險三級干預體系,提高出生人口質量。加強0~3歲嬰幼兒優生優育優教工作,普及學齡前兒童三年幼兒教育,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全市人民科學文化素質。

          二是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覆蓋城鄉的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市計劃生育指導所和市藥具管理站為主體的市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務中心。實施“世代服務”體系提質工程,提高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體系的技術裝備水平和服務能力,推進人口隊伍職業化建設。

          三是人口信息化“金人工程”。將人口信息化建設納入全市中長期規劃,建立覆蓋全市人口的南通人口基礎信息庫,建立健全實有人口動態管理機制,完善全員人口管理、全員流動人口、全員育齡婦女信息系統建設。開發人口決策支持系統、業務應用系統、便民服務系統,全面實現市、縣、鄉、村四級人口信息網絡全面覆蓋,全程管理,全方位服務。

          四是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程。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系統推進,建立健全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運行機制和管理機制,加快實施居住證制度,建立人口實名制登記制度,實現流動人口管理一盤棋。加強城市和社區人口服務機構的建設,各級財政安排補助資金,實現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免費技術服務全覆蓋,推進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五是幸福家庭建設工程。實施以孕前優生促進、科學育兒指導、青春健康援助、避孕節育服務、生殖健康篩查、不孕不育防治、老年健康保健、家庭營養指導為主要內容的家庭健康促進計劃,使廣大群眾享有優質的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和家庭保健服務。繼續以新家庭建設為著力點,推進幸福家庭十大行動,以示范縣和“百鎮千村萬戶”創建活動為載體,實施新農村新家庭計劃的“五有五星”創建活動,進一步整合宣傳倡導、利益導向、優質服務、生育關懷、村民自治“五位一體”的工作職能,統籌解決農村人口問題。

          六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程。不斷提高老年人社會保障水平,重視老年人醫療保健服務。大力推進社會化養老服務,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城鄉一體化、投資多元化、管理規范化、隊伍專業化的養老服務體系。逐漸提高高齡老人尊老金、獨生子女父母、無子女和失能高齡老人養老服務補貼和老年護理補貼標準。

          七是婦女兒童權益保障工程。切實維護婦女在參政、就業、創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權益,全面促進婦女發展,建設男女平等兩性和諧的小康社會。優化兒童成長環境,加強未成年人保護。深入開展“關愛女孩”、“春蕾計劃”等活動,為女孩健康成長創造更加有利的社會環境。

          八是殘疾人保障工程。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優生促進社會化干預模式,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著力提高殘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推進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發展殘疾人教育和文體事業,提高殘疾人就業能力,開展殘疾人托養和居家護理服務,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

          五、主要保障措施

         ?。ㄒ唬┘訌妼θ丝诠ぷ鞯慕M織領導

          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要求,深化人口工作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人口工作的領導機制、協調機制、監督機制和問責機制。把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建設人口均衡型社會提到各級黨委、政府重大決策議事日程,把人口發展戰略和規劃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把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納入改善民生的總體部署,建立以政府為主統籌解決人口發展問題的機制。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明確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部門職責,完善目標管理責任制和“一票否決”制度,把各級落實人口發展目標情況納入政績考核、重大事項督查范圍,并實行問責制度。

         ?。ǘ┙∪y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策機制

          堅持將人口發展規劃納入南通“十二五”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科學把握人口發展規律,充分發揮人口規劃對其他行業規劃的基礎性和支撐性作用。建立健全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法制體系,完善人口發展的地方政策。建立人口發展戰略研究長效機制,深入研究人口發展與社會管理、公共資源配置、產業結構調整、資源環境保護關系等重大問題。建立人口預警機制和人口評估制度,在重大經濟社會政策和重大項目出臺前,開展對人口發展影響的綜合評價,推動經濟社會政策與人口發展政策的有機銜接和良性互動。

         ?。ㄈ┙∪y籌解決人口問題的綜合協調體制

          針對城市化進程中流動人口大量增加的新情況,按照“大人口”的思路,從人口管理體制改革入手,在政府建立全口徑的人口服務管理工作部門,明確各級政府在出生、婚姻、死亡、流動、戶籍、就業、教育、醫療、稅收、社會保障等人口服務管理的職責并逐級分解。建立以公安為主導,聯合人口計生、衛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建立覆蓋城鄉全口徑的人口信息數據庫和信息平臺。建立和完善居住證制度、出生實名制登記制度。完善以流動人口流入地管理為主、流入地與流出地雙向考核制度,加強城市人口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城鄉人口屬地化、網格化管理,以社區為平臺,對包括流動人口在內的市民提供均等化服務,促進和保障人口有序流動。

         ?。ㄋ模┙∪y籌解決人口問題的基層工作機制

          按照人口計生綜合改革要求,緊緊抓住我市社會管理創新體系建設機遇,進一步加強人口工作隊伍建設,健全基層人口計生公共服務基本網絡,落實基層人口計生工作基本職責,提升基層人口計生工作人員的基本能力。以群眾自治為抓手,以信息共享為平臺,以利益導向為支撐,以便民維權為基礎,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完善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網絡,把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納入村、社區基層管理服務體系。將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部署中。充分發揮計劃生育協會的作用,把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納入村(居)民自治的重要內容,實現群眾計劃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

          (五)完善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利益導向機制

          推進利益導向機制向利益保障機制延伸,全面兌現對獨生子女父母的法定獎勵,完善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特別扶助制度、企業退休職工一次性獎勵制度,健全城鎮無業人員獨生子女父母年老補助制度,形成獎勵、優先、優惠、扶持、救助、保障“六位一體”的獎扶體系,讓實行計劃生育的群眾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尊重和維護城鄉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大力推進人口權益方面的政務、村務公開。統籌協調相關經濟社會政策,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就業培訓、征地補償、社會救助等政策與計劃生育政策的銜接。全面落實城鄉計劃生育免費基本技術服務制度,繼續開展生育關懷活動,多渠道籌集資金,做大公益金規模,加強對計劃生育困難家庭的扶助。

         ?。┙∪y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投入保障機制

          樹立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念,加大對科技、教育、衛生、計劃生育、就業、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等人口發展和家庭福利的投入力度。健全并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投入保障機制,確保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城鄉居民的各項人口和計劃生育獎勵扶助資金投入到位,確保人口和計劃生育投入增長幅度高于經常性財政支出增長幅度。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人均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投入達到江蘇全省的平均水平并在蘇中地區領先。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穩定增長、分類保障、分級負擔的投入保障機制,確保法律法規規定的各項政策落實到位。建立和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經濟薄弱地區和流入人口集聚地區的轉移支付和重點項目投入力度。鼓勵民間資本投入人口發展領域,動員社會資源參與人口工作。

         ?。ㄆ撸┣袑嵶龊脤σ巹潓嵤┑目己嗽u估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共同實施人口發展規劃,做到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規劃的主要目標、發展戰略、重點任務與工程項目實行政務公開,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以本規劃為基本依據,制定和實施相關年度計劃。根據實際情況和職責范圍,制定本地區、本部門的具體實施方案。通過規劃引領項目實施,依靠項目促進規劃任務的全面落實。市人口計生委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對人口發展規劃的實施進行監督和評估。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加強部門人口信息交流,對規劃實施動態監測與跟蹤分析,及時發現和解決規劃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每年向市政府報告規劃進展情況。在“十二五”中期和期末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考核評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定期組織對規劃實施情況的檢查,促進規劃的順利實施。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久久伊人中文无码|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成在线人AV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日本免费中文视频| 中文字幕极速在线观看|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7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天堂中文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免费中文视频|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小泽玛丽无码视频一区| 波多野结衣AV无码|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最近2019中文字幕免费大全5|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免费一区|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观看| 久草中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