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市區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
        來源: 發布時間:2015-04-20 累計次數: 字體:[ ]

        通政發〔2015〕15號  2015年2月27日

        各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完善市區學前教育體制,促進學前教育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意見》(教基二〔2014〕9號)、《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及《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教育現代化市級示范區建設的意見》(通委發〔2014〕15號)等精神,現就加快市區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加快推進市區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加快發展學前教育部署的客觀要求;是立足市區學前教育發展實際,進一步深化全市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教育現代化市級示范區建設的迫切需要;是增強市區基礎教育優勢、推進教育公平、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

          加快推進市區學前教育改革發展,要堅持以公益普惠為主、辦學主體以公辦為主、經費投入以財政為主,公辦民辦并舉,進一步優化學前教育資源配置,新增資源重點向薄弱地區和弱勢群體傾斜;要注重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展投入渠道,創新用人機制,建立健全標準,破解發展難題;要落實區級政府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努力提高市區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水平。

          到2017年,市區形成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保證基本需要、其他幼兒園提供多樣化多層次服務的學前教育發展格局。對照《江蘇教育現代化指標體系》(蘇政發〔2013〕8號)要求,基本實現每1.2萬左右常住人口配建一所幼兒園,班額符合省定標準,落實公辦園獨立法人資格,適齡幼兒在公辦或普惠性民辦園就讀比例達90%以上,省優質園比例達90%以上,探索建立學前教育服務區制度,實現適齡幼兒就近入園;學歷合格教師占比和45周歲以下教師專科及以上學歷占比均達100%,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占比達30%以上,公辦幼兒園教師中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和政府購買服務的總數占比達50%以上,班級人員配備達到“兩教一保”標準,所有人員均持證上崗;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在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中占比高于5%,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達到小學同等水平,幼兒園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顯著提高。積極發展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構建基本的早教服務體系。

          二、重點任務

          (一)擴大總量。實施《中心城區幼兒園布局規劃(2013~2020)》,著力擴大市區學前教育資源總量。充分考慮生育政策調整、常住人口增長、老城區改造、人口流動的實際和教育現代化建設要求,制定幼兒園建設和提升計劃并逐年落實。逐步實現幼兒園生均用地、生均建筑、生均綠化和生均戶外活動場地等指標達到省定標準。努力增加殘疾適齡兒童的入園機會。

          (二)調整結構。調整資源結構,擴大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的比例,實現學前教育的公益普惠性。調整布局結構,科學合理確定幼兒園空間布局和規模,努力實現就近入園、方便入園。調整投入結構,新增資源重點向薄弱區域和薄弱幼兒園傾斜。

          (三)健全機制。理順辦園體制和管理體制,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為主、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健全政府領導、教育部門主管、相關部門協作的管理體制。強化經費保障機制,完善政府投入、社會舉辦者投入和家庭合理分擔的投入機制,保證幼兒園正常運轉和學前教育的持續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健全公辦園教職工編制核定、補充制度,依法保障各類幼兒園教職工合法權益。

          (四)提升質量。深入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高幼兒園教師、衛生保健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健全幼兒園動態監管機制,提升辦園水平,各類幼兒園的師資、班額、園舍、玩教具等加速達到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標準。

          三、主要措施

          (一)加快發展公辦幼兒園

          1.強化區級政府的主體責任。區級政府負責本地區學前教育規劃的落實,制定本地區幼兒園建設項目的年度計劃。按照幼兒園設計規模和規定班額標準,補足配齊幼兒園。加強薄弱幼兒園的建設,對幼兒園過于集中的區域進行適當調控,通過3年努力,解決幼兒園規模偏大和超班額的突出問題。

          2.加大公辦幼兒園舉辦力度。區級政府要合理確定公辦園的布局。對公辦園比例低、供給不足的區域,要通過新建、改擴建、整合或回購等方式,舉辦一批公辦園;原產權屬國有的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原則上由區政府收回交教育部門統籌舉辦公辦幼兒園并按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區政府給予開辦經費補助。

          3.提高公辦幼兒園公共服務水平。積極推進機關和婦聯辦幼兒園的辦園體制改革。區級政府按照區教育部門舉辦的公辦園財政投入標準和教職工管理政策,出臺支持薄弱公辦園提升的措施。有條件的地區,街道辦幼兒園可改由區政府直接舉辦和管理,區教育行政部門作為學前教育主管部門做好相關工作。

          4.推進公辦幼兒園集團化發展。支持公辦幼兒園以聯合辦園、辦分園、設辦園點等多種形式集團化辦園,進一步促進學前教育資源優質協同發展,切實提升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促進教育公平。組建若干個幼兒園集團,在集團內統籌教育資源,在管理模式、教學科研、師資培訓、文化建設和品牌塑造等方面共建共享。新辦公辦園原則上采取與原有優質園結對共建的辦園模式。幼兒園教師編制核定時,對集團牽頭公辦幼兒園可根據實際需要核增幼兒園編制總數5%的調節編制,用于配備分園園長和骨干教師。

          (二)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1.多種方式吸引社會力量辦園。通過落實用地、減免稅費、減免租金、派駐公辦教師、培訓園長和教師等方式,支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參照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對普惠性民辦園給予補貼,重點用于統一購買保安、衛生保健等人員服務,支持園舍建設及維修改造、補充教玩具和保教生活設施設備等方面。區級政府設立普惠性民辦園發展專項資金,對辦園成效顯著、保教質量高的普惠性民辦園舉辦者,給予適當獎勵。

          2.引導民辦園規模化辦學。通過規模效應提升保教質量和辦園水平,改變普惠性民辦園規模偏小的狀況。對堅持正確辦園方向、質量好、群眾滿意度高的民辦園,優先支持其增加布點、擴大規模。同時,以市場為導向,鼓勵高起點引入國內知名品牌學前教育資源,滿足家長對優質服務、個性化課程、較高環境配備等學前教育服務需求。

          3.加強民辦園管理與指導。切實加強對民辦園收費規范、飲食衛生、校車安全、師資建設等方面的日常監管和對民辦園教師資格準入、考核聘任、業務培訓、職稱評定、教育科研、表彰獎勵等方面的一體化管理與指導。提高民辦園財務人員專業化要求,積極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提升民辦幼兒園辦園質量和水平。

          (三)進一步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1.加大區級財政投入力度。區級政府要切實安排好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或生均財政撥款標準,并逐年增長,到2017年使幼兒園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達到當地小學標準,實現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占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高于5%的目標。按規定程序調整保教費收費標準,將家庭負擔控制在合理范圍。統籌各街道辦幼兒園的發展,足額安排預算內公用經費和幼兒園基礎設施建設的專項經費;將公辦園保、教人員的工資、社會保險等全額納入幼兒園年度預算,足額予以保障。增加幼兒教師培訓經費投入,逐年提高培訓經費預算占比。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資助力度。落實好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學前教育領域的各項政策。

          2.加大市級財政獎補力度。進一步提高市級學前教育專項獎補經費投入總額。市教育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研究制定南通市區學前教育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采取以獎代撥、以獎代補等形式,加大對各區發展學前教育的經費支持力度。對創建省市優質幼兒園、通過省優質園復審、新增公辦幼兒園、開展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項目建設、完成學前教育現代化街道創建和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區創建任務等進行獎補,對各區扶持普惠性民辦園與薄弱園發展、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園、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提高教師待遇等給予資金支持。

          3.提升小區配套幼兒園保障水平。市教育部門會同市規劃、建設、國土等部門制定出臺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和管理的實施辦法,對規劃、建設、移交、舉辦以及回收、補建等作出具體規定。確保新建配套幼兒園與其他建筑設施同步規劃、設計、施工、驗收和交付使用。對已改變用途的小區配套幼兒園,由區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清理、回收并統籌舉辦公辦園或委托舉辦普惠性民辦園。

          (四)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

          1.補足配齊幼兒園教職工。各區要貫徹落實《江蘇省公辦幼兒園機構編制標準(試行)》(蘇編辦發〔2013〕3號),按照總量控制、內部調節使用的方法,優先保證幼兒教育事業需求,根據“統一核編、分類要求、分步實施”的思路,做好公辦幼兒園的核編和教師進編招聘工作。各區政府要制定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與發展規劃,遵循教師隊伍的結構規律,建立事業編制教師正常補充機制。嚴格執行《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暫行)》,通過多種方式補足配齊各類幼兒園教職工,嚴格實行幼兒教師資格準入制度。

          2.逐步提高教師工資待遇。完善幼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落實國家規定的工資待遇。各區要探索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公辦園中符合國家規定任教資格的非在編教師工資和社會保障納入財政預算,逐年提高幼兒園非事業編制教師在園工作期間的收入待遇,力爭達到當地幼兒園事業編制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平均水平,增強幼兒教師職業吸引力。鼓勵公辦園為非事業編制教師按規定交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分別按照本人工資總額的規定比例繳入個人住房公積金賬戶。引導和監督民辦園保障教師工資待遇,并按規定繳納有關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3.全面提升幼兒教師素質。全面落實《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實施幼兒教師三年成長規劃。完善幼兒教師職務(職稱)評定制度,確保編外教師在繼續教育、在職培訓、職稱評定、評先評優等方面享有在編幼兒教師同等待遇。完善幼兒教師在職培訓體系,依托高等師范院校建設幼兒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實施幼兒教師全員培訓,幼兒教師每5年學習培訓不少于360學時。鼓勵幼兒教師參加學歷進修。各區財政按當年核撥的義務教育階段人均培訓經費水平預算幼兒教師培訓經費,各幼兒園按照年度公用經費總額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加大優秀幼兒教育人才培養力度,完善學前教育師范生免費定向培養工作,實施幼兒園園長和骨干教師提高培訓,努力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綜合素質較高、適應市區學前教育發展需要的幼兒園教師隊伍。

          4.著力加強園長隊伍專業化建設。將園長隊伍納入中小學校長隊伍的教育行政干部管理體系。建立園長任職資格制,嚴格執行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和任職資格標準。公辦園園長由各區教育行政部門任免;民辦園園長由舉辦者按國家和地方相關規定聘任,并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備案,鼓勵民辦園園長由區教育行政部門委派。落實園長負責制,建立健全園長考核與交流機制。強化園長成長規劃意識,加強園長專業培訓,提高園長專業化水平。

          (五)健全幼兒園監管體系

          1.健全幼兒園監管機制。各區政府要切實加強對學前教育的監管,區有關部門按職能履行職責,建立健全對幼兒園日常管理和隨機檢查制度。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實管理力量,至少配備1名專職在編學前教育行政管理人員,負責幼兒園的日常管理和學前教育的改革發展;衛生計生部門切實把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作為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內容,加強監督和指導,落實兒童保健、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執法等工作;公安、質監、安全生產監管、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督指導;教育、財政、物價等部門要進一步規范學前教育各項經費使用和管理,健全財務制度,強化監督檢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督促幼兒園完善內部財務制度,加強對幼兒園經費使用和收費行為的監管,杜絕亂收費和亂攤派。要加強幼兒園黨風廉政建設,杜絕招生、基建、食品采購等環節出現違法違紀行為。

          2.加強幼兒園安全管理。區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幼兒園安全保障工作,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協調配合,依托街道、社區組織建立無縫隙、全覆蓋的幼兒園安全防護體系。要按照有關安全管理規定,為幼兒園配足配齊安全保衛人員及設施,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度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兒童意外傷害事件和安全事故的發生。幼兒園要建立健全定期自查自糾制度和家長委員會制度,對衛生、消防、園舍等方面的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并消除,對事關幼兒和家長切身利益的事項應充分征求家長委員會的意見。

          (六)加強幼兒園保育教育指導

          1.推動保教方式改革。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大力推動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項目建設,面向全體幼兒,關注個體差異,堅持游戲為主,保教結合,寓教于樂,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堅持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杜絕幼兒園“小學化”教學傾向。科學安排幼兒一日活動,為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逐步構建學前教育信息網絡服務體系,為幼兒教師和家長提供信息化學前教育服務平臺。要加快推進幼兒園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促進幼兒園規范化、特色化發展。新增幼兒園要創建成為省優質幼兒園,省優質幼兒園已滿五年的要接受省評估院的復評并確保通過。

          2.加強保教業務指導。各區教育部門要根據幼兒園數量和布局,劃分學前教育教研指導責任區,配備專職教研員,定期對幼兒園進行業務指導。完善區域教研和園本教研制度,堅持以點帶面,建立幼兒園結對幫扶和教育共同體建設機制。充分發揮公辦省優質幼兒園的輻射帶動作用,及時解決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的困惑和問題。構建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監管體系,建立科學導向,著重加強對師資配備、教育過程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評估。開展殘疾兒童學前康復教育。

          四、組織保障

          (一)強化統籌協調。各區政府要切實擔負起發展學前教育的主體責任,把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制定本區域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編制區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并逐年分解落實。完善市、區政府學前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學前教育發展,定期研究并切實解決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突出問題,各相關部門要統籌協調、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共同推進學前教育改革發展。

          (二)加強督導檢查。建立學前教育建設發展情況年度考核督導制度,對各區級政府進行專項發展性評估督導,將結果及時向社會公示。組織開展學前教育工作先進區、先進街道和先進個人的評比表彰。各區級政府教育督導室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前教育工作的督導,開展經常性督查,引導幼兒園全面提升辦園質量,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就近“入好園”的需求。

        通政發[2015]015附件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2020|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视频| 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无码精品第一页|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视频|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 国产白丝无码免费视频|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精品中文高清欧美|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最近完整中文字幕2019电影|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完整版|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