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014207264/2023-09532 分類: 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監管\標準    通知
        發布機構: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文號: 通政發〔2023〕17號
        成文日期: 2023-08-20 發布日期: 2023-08-30 有效性: 有效
        名稱: 市政府關于印發南通市計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
        市政府關于印發南通市計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
        來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3-08-30 累計次數: 字體:[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直屬園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現將《南通市計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

        2023年8月20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南通市計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

        計量是實現單位統一、保證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是關于測量及其應用的科學,是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國防建設、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礎。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國發〔2021〕37號)和《省政府關于深入推進計量工作的意見》(蘇政發〔2022〕72號),全面提升我市計量能力和水平,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結合南通實際,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充分發揮計量的基礎和保障作用,加強全市量值傳遞溯源體系能力建設,推進計量科學技術創新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先進測量體系,為推動“南通制造”邁上新臺階,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譜寫“強富美高”新南通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強有力的計量基礎支撐。

        二、工作目標

        (一)計量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到2025年底,新建省級船舶海工計量專業技術委員會。8名以上計量拔尖人才納入“江海英才”等市級以上人才培養計劃,6名以上領軍人才納入江蘇省市場監管“231人才培養工程”等省級以上人才培養計劃,力爭2名以上高層次人才入選市場監管總局科技創新人才計劃。聚焦資源與環境、能源計量、精密智能測量、電子信息技術以及現代生物等專業領域,打造5個以上計量科技創新團隊。力爭獲批省(部)級以上重點科研項目1項、市(廳)級以上重點科研專項4項、智能制造領域發明專利5項以上。力爭建成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或技術創新中心1個、市(廳)級重點實驗室1個,計量科技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二)計量服務產業能力持續增強。到2025年底,計量服務能力基本覆蓋全市重點產業,服務先進制造業企業6000家以上,服務全市產業集聚發展和轉型升級的計量測試能力體系基本形成。結合我市產業布局,建成國家船舶智能制造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江蘇省變壓器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新建國家計量數據中心南通分中心,力爭新建省級儀器儀表產業園1個。

        (三)民生計量監管體系逐步健全。到2025年底,全市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480項。到2024年底,各縣(市、區)13項民生計量強制檢定基本能力全部配置到位。到2025年底,各縣(市、區)在醫療衛生、貿易結算等領域9項民生計量強制檢定提升能力全部配置到位。市、縣兩級計量強制檢定能力覆蓋國家目錄95%以上,滿足社會95%以上的量值傳遞溯源需求。

        (四)計量社會共建格局更加完善。強化行業自律,引導誠信經營,培育誠信計量自我承諾單位2000家以上。注重文化引領,營造宣傳氛圍,打造3個省級“計量文化基地”,10個市級“計量文化宣傳陣地”。落實屬地責任,推動計量惠民,新建1個省級計量惠民示范縣(市、區)。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計量科學技術研究。圍繞南通產業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重點打造智能機器人運動性能檢測、水污染監測跟蹤識別、能平衡測試分析評估等相關現代先進測量實驗室,針對新興領域復雜環境、實時工況和極端條件的測量需求,加強測量傳感、遠程測試、在線測量等新型技術研究和應用。圍繞船舶海工、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重點產業發展和民生領域計量創新需求,大力開展新型量值傳遞溯源技術和方法研究,開發新型量值傳遞溯源裝置。加強計量專業技術委員會建設,鼓勵在全省有優勢的現代先進測量領域爭創省級計量專業技術委員會。(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學技術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市政和園林局)

        (二)創設計量公共服務平臺。聚焦16條優勢產業鏈發展需求,提升我市制造產業計量公共服務水平。推動“江蘇省船舶智能制造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升格成國家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推動市級計量技術機構探索與相關龍頭骨干企業在精密幾何、新材料等領域建立大型計量測試設備共享機制,提高大型測試設備利用率。加快計量檢學研一體化發展,提升計量技術資源服務能力和產業支撐能力。(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科學技術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

        (三)推動計量等質量工具協同發展。持續滿足全社會計量溯源性要求,推動計量與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領域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的相互參考借鑒和共享共用。深化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及應用示范創新,鼓勵技術機構圍繞產業發展,形成“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整體技術解決方案。積極發揮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質量基礎設施的協同作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一體化基礎支撐服務。(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四)服務先進制造業發展。引導各級各類計量技術機構圍繞船舶海工、高端紡織、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等重點產業集群的需求,加強關鍵計量測試技術、測量方法研究和裝備研制,為產業發展提供全溯源鏈、全產業鏈、全壽命周期并具有前瞻性的計量測試服務。各縣(市、區)要著力提升產業計量基礎能力,強化計量應用,服務本地優勢主導產業,助力產業提檔升級。(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科學技術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五)服務綠色低碳發展。市級計量技術機構要緊扣全市重點產業發展,加強碳排放關鍵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和測量儀器開發,設立省級碳計量實驗室,強化重點排放單位的碳計量研究,推進碳評估、碳計算向碳計量轉變,保障碳排放數據的準確、可靠。開展全市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審查,推進能耗在線監測工作,強化結果運用,促進用能單位節能降耗、提質增效。開展能效標識檢測和能源平衡測試、能源審計等技術服務。分領域、分行業建立完善能源資源環境計量體系,加大能源、資源和環境計量數據分析和利用,服務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科學技術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利局)

        (六)服務重點龍頭企業。以“旗艦領航”行動為抓手,實施重點企業計量能力提升行動。開展計量管理水平、計量保證能力、計量競爭優勢等項目體檢,幫助企業建立完善與其科研、生產、經營相適應的計量保障體系。聚焦解決關鍵難題,幫助企業梳理生產全流程關鍵測試參數,提供集成化、一體化計量測試方案,開展個性化項目定制服務。指導企業采用先進的測量技術,研發專用測量設備,對計量檢測數據進行采集遠傳、統計分析,實現生產過程在線精準管控,助力企業有效提升質量控制水平。(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科學技術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七)培育發展儀器儀表產業。籌劃建設儀器儀表檢驗檢測園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導儀器儀表企業集聚發展,助力智能檢測裝備產業發展。支持重點儀器儀表企業強化自主創新,培育具有核心技術的國產儀器儀表品牌,加快建立以儀器儀表企業為主體的現代先進測量科技創新體系。強化儀器儀表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鼓勵儀器儀表企業與計量技術機構、科研院所在計量比對、計量測試、能力驗證和大型實驗室設備共享等方面加強技術合作,促進儀器儀表產業快速發展。開展儀器儀表驗證和綜合評價,擴大專業化服務供給,培育優質、高效、多元化的檢驗檢測服務產業。(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科學技術局)

        (八)加快基層民生計量保障能力建設。各縣(市、區)要落實屬地責任,加快補齊短板,確保民生計量準確可靠、強制檢定工作有序順暢,到2024年底13項民生計量強制檢定基本能力全部配置到位。強化民生計量能力供給,完善醫療衛生、貿易結算等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到2025年底9項民生計量強制檢定提升能力全部配置到位。鼓勵各縣(市、區)加大投入,圍繞民生需求和區域性產業發展特色,開展計量能力提升行動。(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九)激發計量技術機構活力。提升市、縣兩級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公益性保障能力,全額保障強制性檢定工作和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支持市級法定計量技術機構提升產業計量公共服務能力。高度重視應用計量科學技術研究,大力支持計量技術機構開展前瞻性的產業計量技術服務,積極落實人力資源、基礎設施、技術裝備的投入保障。重視培養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做好與計量技術機構發展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以科研創新和服務貢獻為導向,優化計量技術機構績效考核評價機制。(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十)加強計量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計量人才培訓工作,構建覆蓋計量行政監管、計量技術檢定、企業計量管理等多層次的培訓機制,提升全市計量隊伍業務水平。鼓勵計量專業人才參加注冊計量師考試,積極引導計量技術機構和企業建立首席計量師、首席工程師、首席研究員等制度。舉辦并鼓勵計量工作者參加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培養一線操作能手。建立全市計量專家庫,打造計量科技創新團隊,培養計量學科帶頭人。(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教育局、市科學技術局)

        (十一)推動計量監管機制創新。深化計量監管制度改革創新,推動監管重點從管器具向管數據、管行為、管結果的全鏈條計量監管體制轉變,探索建立計量器具“四位一體”智慧監管模式。完善計量信用分級分類監管、“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推行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對量和單位使用進行嚴格規范。落實市場主體計量風險管控主體責任,強化計量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健全各類計量技術機構監管機制,規范計量檢定、校準行為。(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大數據管理局、市司法局)

        (十二)實施計量惠民工程。嚴格執行強制檢定免費政策,在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生態環境等領域補齊計量保障能力短板,確保民用水表、電能表、燃氣表、加油(氣)機、電子計價秤、驗光配鏡設備、醫療設備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強制檢定計量器具量值準確可靠。聚焦群眾高品質生活計量需求,在精準醫療、可穿戴設備、體育健身、養老等民生領域,完善計量保障體系,拓展計量服務能力。持續推進鎮、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免費檢定工作,堅決落實糧食安全專項整治要求,加大糧食購銷領域計量監管。開展誠信計量示范行動,推進誠信計量自我承諾示范單位建設,培育計量惠民示范縣(市、區)。(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市政和園林局、市商務局、市民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應急管理局、市體育局、市供電公司)

        (十三)強化計量執法效能。在集貿市場、加油(氣)站、餐飲業、醫療機構、眼鏡店、國有糧食企業和基層糧庫等領域開展民生計量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查處制造、銷售、使用帶有作弊功能計量器具違法行為。開展定量包裝商品抽查,依法打擊凈含量嚴重失準等違法行為。規范計量服務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偽造計量數據、出具虛假計量證書和報告違法行為。加強計量業務監管與行業監管的銜接,推進信息共享、執法聯動、效能提升。加強計量執法協作,健全重大計量違法案件快速反應機制,做好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對舉報計量違法行為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獎勵。(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堅持黨對計量工作的全面領導,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計量工作的總體部署。各縣(市、區)政府要把計量事業發展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實施有效銜接,明確計量發展重點,分解細化目標任務,強化工作責任落實,定期聽取計量工作情況匯報,加強計量工作統籌協調,及時解決計量事業發展中的困難問題,確保三年行動計劃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二)強化支持保障。各地要制定有效政策,將公益性計量工作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年度預算。各地要充分發揮現有財政資金作用,加大對具有公益性作用的計量公共服務平臺、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計量惠民工程的扶持,保障計量工作有效運行。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計量重大項目、計量創新平臺、計量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持。

        (三)強化宣傳引導。持續開展“5.20世界計量日”科普宣傳活動,豐富活動載體和方式,鼓勵各級計量技術機構開展“實驗室開放日”活動,提升計量科學的社會知曉度。著力做好計量文化和科普資源的收集、整理、保護、宣傳工作,實施南通計量“五個一”文化建設工程,即采編一批計量文化故事、尋訪一批計量文化宣傳大使、打造一批計量文化傳播基地、命名一批計量文化廣場、建設一批計量科普園地。

        (四)強化考核監督。將各縣(市、區)計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落實情況納入市質量工作專項考核。各地要強化民生計量保障能力建設年度考核指標完成情況督查,確保按期高質量完成。鼓勵爭先創優,對創新方法路徑、提升能力水平、助推產業發展的典型做法,結合南通市政府《支持制造業倍增和服務業繁榮的若干政策意見》中提升品牌質量工作給予褒獎。


        通政發〔2023〕17號.pdf


        圖解:點擊查看


        解讀:點擊查看

        在线观看免费中文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99国产精品无码|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直接看的成人无码视频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2019视频1|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曰韩中文字幕在线中文字幕三级有码 |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久久有码中文字幕| 最近2019好看的中文字幕|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欧日韩国产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福利软件|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人妻丰满?V无码久久不卡| 国产高新无码在线观看| 狠狠躁狠狠爱免费视频无码 | 中文字幕你懂的|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