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規劃計劃 > 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
        關于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上半年執行情況的報告(摘要)
        來源:市發改委 發布時間:2025-07-30 字體:[ ]

        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上半年執行情況

        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581億元、同比增長5.8%;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90.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8%;固定資產投資下降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6%;外貿進出口總額1998.5億元、增長15.7%,其中出口總額1332.2億元、增長19.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3%;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43萬人;PM2.5平均濃度全省最低,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全省領先。

        一是有效需求不斷擴大,經濟保持穩定增長。消費潛力深度挖掘。制定出臺南通市擴消費行動方案,舉辦“五五樂購季”等品牌活動,上線“南通好玩·南通好物”全域消費地圖,獲批4個省級夜間消費集聚商圈。加力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累計拉動各類消費83億元。出臺“通九條”房地產新政,發放房票2589張、消化商品房2599套。項目建設加力提效。上半年全市新簽約并注冊重點項目337個,其中5億元以上內資項目263個、3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74個。新開工省重大項目34個、市重大項目179個。外貿外資增長較快。出臺穩外貿穩就業拓市場“10條”,舉辦“南通名品海外行”系列展會活動4場,上半年跨境電商交易額同比增長78.8%,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9%。

        二是產創融合深入推進,產業根基持續夯實。創新動力不斷積蓄。新招引認定高成長型科創項目234個。發布AI人才“通8條”、歸國人才“通9條”。新增發明專利授權3193件、有效發明專利量5.7萬件。實數融合全面深化。實施新一輪“智改數轉網聯”三年行動,入選第三批國家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成立南通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產業質效持續提升。六大主導產業產值合計增長6.4%。新招引營收超千萬元生產性服務業項目38個,1-5月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收增長16%。政策資金高效利用。上半年全市27個“兩重”項目獲批國債資金15.2億元,9個“兩新”項目獲批國債資金3億元,發行專項債項目40個、金額65.6億元。

        三是跨江向海雙向發力,戰略任務穩步實施。跨江融合加快推動。與上海市普陀區簽訂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協同創新備忘錄和合作框架協議。南通港呂四港區與上海洋山港實現聯動接卸。向海發展蹄疾步穩。市海洋發展局掛牌成立。舉辦海洋專題招商活動30余場,全市在推涉海重點產業項目125個、總投資近2500億元。“南通好通”優勢放大。上半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97.9億元。蘇通二通道、北沿江高鐵、海太隧道、張靖皋大橋建設有序推進。成功入選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

        四是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和美鄉村增顏提質。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制定實施第二輪《城市更新三年行動方案》,啟動33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成更新改造老舊燃氣管道261.5公里、供水管網71.3公里。南川園片區完整社區建設項目入選全國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城鄉融合縱深發展。制定出臺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實施方案。通州區平潮鎮、海門區包場鎮順利通過省經濟發達鎮評估驗收。鄉村振興有力推進。新建改造、整改提升農村戶廁2.9萬座,完成農村公路新一輪提升改造97公里、危橋改造32座。實施市級種業振興項目6個。

        五是改革任務有序落實,開放發展能力增強。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深化國企改革,上半年全市國有資產盤活率達87.1%。優化污染物排放總量管理機制改革,收儲總量指標65筆,支持130個優質項目落地建設。新獲批2個省級高新區和1個省級開發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制定發布“萬事好通”4.0政策舉措,上半年全市減稅降費104.5億元。承接個轉企“一件事”省級試點,上半年“高效辦成一件事”辦件量超74萬。南通市綜合集成監管平臺建成上線。開放平臺加快建設。呂四港作業區東港池重裝碼頭正式對外開放。往返東京成田的全貨機航線正式開通運行,興東國際機場進境食用水生動物、冰鮮水產品、水果指定監管場地完成工程竣工驗收。

        六是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綠色動能加速釋放。污染防治持續攻堅。實施臭氧治理工程項目349個,完成水污染防治重點工程項目160個,55個省考以上斷面水質優Ⅲ比例96.4%,長江干流水質保持穩定。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全市新能源裝機容量新增265.4萬千瓦,總容量達1664.6萬千瓦、占全市總裝機容量比重67.5%,如東國華光氫儲一體化海上光伏示范項目投入運營。2個項目入選第二批國家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環境治理修復亮點紛呈。完成船舶、化工等行業41家重點企業整治提升。深化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與建設項目環評聯動改革,6件“兩證審批合一”事項順利辦結。江豚頻繁亮相長江南通段,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

        七是惠民舉措落地落細,民生保障見實見效。民生福祉更加殷實。31個城市社區助餐點完成改造,14個“家門口”標準化就業服務站建設落地、累計幫扶3526名困難群體實現就業。城鄉低保保障標準每人每月提高至885元。公共服務擴面提質。全市295家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護理型床位占比超80%。市屬公立醫院門急診全面實施“先診療后付費”服務模式。文體事業蓬勃發展。全國文明城市實現“六連冠”,新獲評全國文明鎮1個、全國文明村和全國文明單位各16個。新增省級新型公共文化空間14個。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上半年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10%、14.3%。矛盾糾紛化解率82.5%。

        總體看,上半年各項重點任務進展基本順利,主要指標完成情況良好。但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嚴峻,有效投入還需加大,消費需求仍待激發,民生保障還有短板弱項。對此,我們將保持清醒認識,采取針對性舉措加以改進。

        二、下半年工作舉措

        一是著力提振內外需求,切實增強發展活力。充分挖掘消費潛力。舉辦2025“好家紡·南通造”等品牌IP活動,加速釋放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應,做大“賽事經濟”等新消費規模。加快推進23個改善型住宅項目,大力推廣“房票安置”“以舊換新”。全力穩住外貿市場。持續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市場采購+海外倉”,確保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速保持全省前列。加快將外貿集團打造成高能級綜合性國際貿易服務平臺,力爭建成3家市級外貿示范集聚區。辦好第四屆跨境電商選品會,開展南通名品海外行等活動。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務實開展“萬企大走訪”活動,做好清償拖欠企業賬款工作。升級“萬事好通·惠企通”平臺,優化一圖讀懂、一鍵申報等功能,推動政策簡申速兌。

        二是聚力重大項目建設,持續擴大有效投入。全面提升招引質效。聚焦科技、海洋、服務業、現代農業等10大領域,辦好南通投資大會、“跨國公司對話南通”等系列活動,全年新簽約并注冊5億元以上內資項目不少于450個、3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不少于100個。攻堅突破重大項目。確保省重大項目9月底前全部開工,市重大項目100%開工,全年省市重大項目完成投資超1100億元。加大土地、環評、用能等保障力度,全力實現海門嘉吉糧油等項目早開工、中石油藍海新材料等項目快建設。推動投資穩步回升。緊盯國家政策動向,圍繞一攬子增量政策支持領域,前瞻性謀劃儲備項目。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提高民間投資占比。

        三是加快做強科創引擎,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引領。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力爭年內新招引科創項目不少于1800個,凈增高新技術企業700家以上。推動科研平臺加快市場化轉型、產業化發展,力爭全年新培育省級以上研發機構超25家、新增產學研項目1800個。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增效。辦好南通江海博覽會,組織“好裝備·南通造”供需對接活動,推進新一輪“智改數轉網聯”三年行動,力爭全年六大重點產業集群產值突破1.3萬億元。促進現代服務業繁榮發展。實施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力爭全年新招引營收超千萬元生產性服務業項目超50個。培育一批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示范企業和集聚區。

        四是穩步推動跨江向海,鞏固拓展區域協同。深化跨江融合發展。推動長江口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區方案盡快報批。力爭全年新落地撥投結合項目5個、共建企業聯合創新中心10家。加快建設東南大學南通校區。高效推進向海發展。推動中石油藍海新材料等涉海重大產業項目落地轉化,力爭全年涉海產業規模突破1萬億元,培育海洋特色園區10家以上。組織開展海洋季系列活動,力爭年內新招引涉海科創項目不少于100個、新增涉海人才2000人。持續強化樞紐建設。推動張靖皋、海太、北沿江、蘇通二通道加快建設,通蘇嘉甬鐵路如東延伸段、通滬高速盡快開工。推動東灶新河航道、新江海河航道工程年內建成。

        五是統籌城鄉融合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加力實施新一輪城市更新三年行動,確保年底完成33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5個危舊住宅片區治理工作。加快推進“7+N”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力爭全年新建改造市政燃氣管道100公里、供排水管道150公里。全年新增“樂享園林”活力空間3處、“通小園”15個。激發城鄉發展活力。出臺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五年行動計劃落實舉措,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推進海安、啟東實施縣域醫共體醫??傤~打包付費改革。加快和美鄉村建設。高質量完成全國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任務,推動84個區域性綜合服務中心(農事)建設,力爭全年糧食種植面積達806.9萬畝、產量343.1萬噸。年內完成100公里農村生態河道建設、40座危橋改造。

        六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厚植營商環境沃土。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深化生產要素市場化改革,推動零基預算改革。加快實施省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驗項目,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試點。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打造營商環境高地。落實“萬事好通”4.0舉措,深入實施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推行“高效辦成一件事”集成服務,努力實現“一網申請、一次提交”。提升開放發展水平。融合對接省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升級優化電子口岸平臺。力爭通州灣12個泊位年底前達到開放驗收要求。加快謀劃中日、中德合作園區建設。以船舶試航作業一程式服務制度創新為示范,探索更多制度型開放舉措。

        七是加力推動綠色轉型,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加快零碳園區建設。搶抓綠電直連發展政策機遇,強化供需匹配,積極爭創國家級零碳園區試點。加速推動如東國華光氫儲一體化項目及近海145萬海上風電項目建設。推廣應用市級能碳管理平臺。促進全面綠色轉型。深化重點行業綠色改造升級,力爭全年新增省級以上綠色工廠20家。探索“人工智能+新能源”產業應用場景。深化污染防治攻堅。持續推動臭氧、PM2.5協同治理,保持空氣質量全省領先。深入實施汛期水質“百日攻堅”專項行動,確保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到省定目標。

        八是切實兜牢民生底線,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著力做好穩就業工作。深入實施就業支持計劃,力爭年內建成20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新增城鎮就業10萬人以上。持續推進農民增收促進行動,加緊落實富民增收重點任務。優化公共服務供給。加快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實施,全年完成家庭適老化改造1萬戶,新增社區助餐點60個,建成?。ㄊ校┘壣鐓^普惠托育點7個、新增普惠托位4000個。推進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推進治本攻堅年度重點任務以及“一件事”全鏈條治理,實現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健全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信息通報、協同處置機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国产高清无码毛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晰|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国产成年无码AV片在线韩国|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国产成人三级经典中文| 天堂资源在线最新版天堂中文| 中文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欧美 亚洲 日韩 中文2019|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中文字字幕在线一本通| 少妇人妻88久久中文字幕| 最好看最新高清中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