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南通新聞

        我市人社部門組織125家企業赴陜西、山西、貴州、甘肅等地招聘——
        “一對一”上門問需求 “點對點”送工助復產
        來源:南通日報 發布時間:2025-02-12 字體:[ ]

        這兩天,春節后出發的首批赴外招聘團隊陸續返通。行程或長或短,但都收獲滿滿。據統計,我市125家企業分赴陜西、山西、貴州、甘肅等地,提供了高達12010個就業崗位,頂風冒雨參加12場招聘會,共達成初步就業意向超1280人,為勞動者穩定就業、企業盡快復產注入“春風”力量。

        訪企問需,按需排出“搶人”線路圖

        每年春節前后,是人力資源供需匹配的關鍵節點。積極響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八部門關于開展2025年春風行動的號召,我市人社部門提前部署、靠前服務,在全市范圍內對12021家重大項目、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先進制造業集群、專精特新等類型企業,開展了2025年度企業用工需求調查,發放問卷14000余份,全面掌握、精準研判企業用工缺工情況。

        同時,各地人社部門精準發力,“一對一”上門走訪115家重點企業,了解春季用工需求和個性化需求,“重點企業用工較去年同期上漲10.44%,人力資源需求呈上升態勢。”市人社局就管中心主任趙陽說。

        開展東西部勞務協作,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也是破解企業用工難題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市不間斷加強區域間人力資源合作,已在全國各地建立勞務基地129家,年均引進外來勞動力9萬人左右。僅2024年,我市就與省外新(續)簽33個勞務協議,新增建立省際勞務基地24個,面向省外舉辦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117場次,提供崗位信息47322個。

        “摸清企業用工需求后,我們第一時間組建赴外招聘工作專班,一方面積極與勞務基地對接、提前推送崗位信息,另一方面合理制定赴外招聘的路線。”市就管中心副主任唐劉華說,企業反饋的外地員工受歡迎程度,是選擇招聘地的重要依據,“哪里的員工勤勞肯干、穩定性高,企業自然愿意引進更多。”

        很快,外出招聘的時間表、路線圖火熱出爐,十多條線路密集出擊,大力引進人力資源。

        搶抓先機,吹響跨省招工“沖鋒號”

        “搶人”大戰,在春節前就已打響“第一槍”。節前,如東縣率先啟動赴外招聘活動,兵分兩路前往云南和陜西;隨后,海門區赴云南騰沖、通州灣赴陜西漢中開展勞務協作。四組人馬通過直播帶崗、現場招聘等系列活動,達成初步就業意向600余人。

        節后,全市赴外招聘的腳步更快了。從正月初八開始,14條赴外招聘線路陸續啟動,人員分赴6省參加31場次招聘會,218家企業送去3.2萬個崗位。

        赴貴州招聘的31家企業中,有不少“熟客”。“去年我也來了,現場招了一對小夫妻,在企業干得很好,還在南通買了房子、生了娃。”江蘇玖通商業展示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張小健說,都勻人社部門組織的培訓班,去年向企業輸送了12名焊工,現在還有8個留在企業,今年希望能和當地相關部門、學校繼續合作。

        招聘團隊中,中天海纜的楊武周身份特殊,“他是去年入職的貴州籍員工,和老鄉交流起來更順暢,也更有說服力。”負責招聘的田磊磊說,公司新建了工廠,產能擴大了一倍,需要新進80名左右的員工,貴州4場招聘會有二三十個人表達了就業意向。

        江蘇馨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成果也不錯,“已經有近20人確認了,還有一些在聯系,等過完元宵,公司會包車把他們統一帶回南通。”招聘負責人朱漢玉說,除了現場招聘,自己還加了好幾個村干部的聯系方式,讓他們幫忙推薦崗位、聯系老鄉。

        外出招聘更長遠的意義,是為企業和勞務基地搭建平臺、建立聯系。在貴州省安順市舉行的座談會上,相關負責人誠邀南通企業提供崗位需求信息,“我們會通過市縣人社部門及‘安心干’小程序進行宣傳推廣,即時提供就業服務。”

        強化保障,唱好攬才留人“主題曲”

        人才招進來,更要留得住。對于企業而言,除了盡可能提高待遇,更要努力提升員工的獲得感、歸屬感,創造暖心、有凝聚力的內部環境。

        江蘇京海禽業集團現有近100名貴州籍員工,有的已經在南通工作超過15年,“公司包食宿、發工作服,提供生活用品,很多是夫妻倆一起來的,四五年就能攢夠錢回老家蓋房子。”公司辦公室副主任季紅菊說,公司會提供夫妻房,食堂口味也會根據需求調整,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除了薪資待遇,集團的培訓制度、晉升通道也是吸引老鄉留下來的重要原因。”田磊磊說,楊武周入職不到一年,就從試用工成為輔助工再到主機工,只要肯學、肯干,月入萬元不是夢,“企業里像他這樣的外地員工不少,但復工率很高。”

        “市、區兩級政府給予的生活津貼、購房補貼等各類人才津補貼政策,也大大幫助企業留住員工。”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局長助理朱衛東說,我市還推出了春節期間穩崗留工六項舉措,為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重點企業留通慰問補貼、企業招聘補貼、人力資源機構推薦就業獎勵、交通費補貼等,有力保障節日期間連續生產的企業,鼓勵其他企業節后盡快復工復產。據統計,我市100家重點企業現有員工總數10.56萬人,目前96%以上的員工已返崗。

        截至目前,全市各地已組織“點對點”送工390名,不少企業的接工大巴正蓄勢待發,將更多人帶回南通,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助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開門穩”。

        日報記者 何家玉

        我市人社部門組織125家企業赴陜西、山西、貴州、甘肅等地招聘——
        “一對一”上門問需求 “點對點”送工助復產
        來源:南通日報 發布時間:2025-02-12 字體:[ ]

        這兩天,春節后出發的首批赴外招聘團隊陸續返通。行程或長或短,但都收獲滿滿。據統計,我市125家企業分赴陜西、山西、貴州、甘肅等地,提供了高達12010個就業崗位,頂風冒雨參加12場招聘會,共達成初步就業意向超1280人,為勞動者穩定就業、企業盡快復產注入“春風”力量。

        訪企問需,按需排出“搶人”線路圖

        每年春節前后,是人力資源供需匹配的關鍵節點。積極響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八部門關于開展2025年春風行動的號召,我市人社部門提前部署、靠前服務,在全市范圍內對12021家重大項目、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先進制造業集群、專精特新等類型企業,開展了2025年度企業用工需求調查,發放問卷14000余份,全面掌握、精準研判企業用工缺工情況。

        同時,各地人社部門精準發力,“一對一”上門走訪115家重點企業,了解春季用工需求和個性化需求,“重點企業用工較去年同期上漲10.44%,人力資源需求呈上升態勢。”市人社局就管中心主任趙陽說。

        開展東西部勞務協作,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也是破解企業用工難題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市不間斷加強區域間人力資源合作,已在全國各地建立勞務基地129家,年均引進外來勞動力9萬人左右。僅2024年,我市就與省外新(續)簽33個勞務協議,新增建立省際勞務基地24個,面向省外舉辦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117場次,提供崗位信息47322個。

        “摸清企業用工需求后,我們第一時間組建赴外招聘工作專班,一方面積極與勞務基地對接、提前推送崗位信息,另一方面合理制定赴外招聘的路線。”市就管中心副主任唐劉華說,企業反饋的外地員工受歡迎程度,是選擇招聘地的重要依據,“哪里的員工勤勞肯干、穩定性高,企業自然愿意引進更多。”

        很快,外出招聘的時間表、路線圖火熱出爐,十多條線路密集出擊,大力引進人力資源。

        搶抓先機,吹響跨省招工“沖鋒號”

        “搶人”大戰,在春節前就已打響“第一槍”。節前,如東縣率先啟動赴外招聘活動,兵分兩路前往云南和陜西;隨后,海門區赴云南騰沖、通州灣赴陜西漢中開展勞務協作。四組人馬通過直播帶崗、現場招聘等系列活動,達成初步就業意向600余人。

        節后,全市赴外招聘的腳步更快了。從正月初八開始,14條赴外招聘線路陸續啟動,人員分赴6省參加31場次招聘會,218家企業送去3.2萬個崗位。

        赴貴州招聘的31家企業中,有不少“熟客”。“去年我也來了,現場招了一對小夫妻,在企業干得很好,還在南通買了房子、生了娃。”江蘇玖通商業展示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張小健說,都勻人社部門組織的培訓班,去年向企業輸送了12名焊工,現在還有8個留在企業,今年希望能和當地相關部門、學校繼續合作。

        招聘團隊中,中天海纜的楊武周身份特殊,“他是去年入職的貴州籍員工,和老鄉交流起來更順暢,也更有說服力。”負責招聘的田磊磊說,公司新建了工廠,產能擴大了一倍,需要新進80名左右的員工,貴州4場招聘會有二三十個人表達了就業意向。

        江蘇馨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成果也不錯,“已經有近20人確認了,還有一些在聯系,等過完元宵,公司會包車把他們統一帶回南通。”招聘負責人朱漢玉說,除了現場招聘,自己還加了好幾個村干部的聯系方式,讓他們幫忙推薦崗位、聯系老鄉。

        外出招聘更長遠的意義,是為企業和勞務基地搭建平臺、建立聯系。在貴州省安順市舉行的座談會上,相關負責人誠邀南通企業提供崗位需求信息,“我們會通過市縣人社部門及‘安心干’小程序進行宣傳推廣,即時提供就業服務。”

        強化保障,唱好攬才留人“主題曲”

        人才招進來,更要留得住。對于企業而言,除了盡可能提高待遇,更要努力提升員工的獲得感、歸屬感,創造暖心、有凝聚力的內部環境。

        江蘇京海禽業集團現有近100名貴州籍員工,有的已經在南通工作超過15年,“公司包食宿、發工作服,提供生活用品,很多是夫妻倆一起來的,四五年就能攢夠錢回老家蓋房子。”公司辦公室副主任季紅菊說,公司會提供夫妻房,食堂口味也會根據需求調整,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除了薪資待遇,集團的培訓制度、晉升通道也是吸引老鄉留下來的重要原因。”田磊磊說,楊武周入職不到一年,就從試用工成為輔助工再到主機工,只要肯學、肯干,月入萬元不是夢,“企業里像他這樣的外地員工不少,但復工率很高。”

        “市、區兩級政府給予的生活津貼、購房補貼等各類人才津補貼政策,也大大幫助企業留住員工。”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局長助理朱衛東說,我市還推出了春節期間穩崗留工六項舉措,為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重點企業留通慰問補貼、企業招聘補貼、人力資源機構推薦就業獎勵、交通費補貼等,有力保障節日期間連續生產的企業,鼓勵其他企業節后盡快復工復產。據統計,我市100家重點企業現有員工總數10.56萬人,目前96%以上的員工已返崗。

        截至目前,全市各地已組織“點對點”送工390名,不少企業的接工大巴正蓄勢待發,將更多人帶回南通,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助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開門穩”。

        日報記者 何家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中文字幕AV一区中文字幕天堂 |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 人妻丰满熟妞av无码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中文字幕av在线|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色吊丝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5566| 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电影大全免费版|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网站|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5页|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