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華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完善優化交通出行的建議收悉,經會同市公安局、城管局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局大力踐行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公交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速,公共交通線網布局不斷完善,運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同時也對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道口進行了多舉措改造,相關部門也積極優化路口信號燈配時、實行國省道客貨分離及分車型限速、加強停車場管理、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
(一)推進公交基礎設施建設
以公交優先示范城市創建、綠色出行城市創建等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公交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努力為廣大群眾提供溫馨、舒適的出行環境。一是推進公交信號優先建設。工農路、江海大道19個路口公交信號優先項目外場施工已完成,正積極推進服務器部署、應用程序設置。二是推進公交候車亭建設。在去年完成48座公交候車亭的基礎上,今年繼續推進建設58座公交候車亭并同步安裝電子站牌,目前已完成北大街、躍龍路27座公交站亭及電子站牌安裝,主城區公交電子站牌達540余座。三是推進公交接駁站建設。軌道交通和平橋站公交接駁站已基本建設完成,主城區累計建成4個軌道公交接駁站。2023年如東縣也對城區公交站亭進行了維護出新,對城鄉公交站牌進行了更新,相關公交線路運營情況均可通過“暢行南通”實時查詢。
(二)優化公共交通線網
結合城市軌道交通開通運營,按照“增銜接、強覆蓋、降重復、促融合”的總體思路,不斷優化完善城市公交線網,更好滿足市民出行需求。今年上半年,推出T1、T2兩條“招手即停”響應式公交,并優化M1、M2線響應式運營;新辟M7、城市綠谷景區專線,優化8、29、30、44、76、97、T3、T4路等8條公交線路。如東縣也積極推進城鄉公交發展,開展公交線路覆蓋各主要客運樞紐、鄉鎮,例如如東火車站至如東汽車站106路東、106路西2條公交專線,栟茶火車站至栟茶換乘中心公交專線,如東汽車站至豐利214路、至洋口222路,岔河客運站至如皋高鐵南站毗鄰公交838路。
(三)推動公交供給多元化
積極探索公交在功能定位、線網形式、運營策略、服務措施等方面的提升,努力實現公交供給多元化。一是抓好多元公交服務,打造“定制公交”新品牌。今年上半年,開通7條“就醫、通學”等定制公交線路,并結合春節、清明特殊節點,先后開行年貨購物、學生返鄉、清明掃墓、旅游景區等18條專線,不斷提升出行便捷度。二是依托“互聯網+”平臺,實現公交服務精準化。加強大數據分析運用,根據實際客流特征,科學制定排班計劃,精準對接乘客出行需求。研發“定制公交APP”,試點推出“線上平臺規劃+線下運力調度”的響應式“動態公交”模式,用新型公交出行方式提升乘客出行體驗。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指導各縣(市、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及相關公交運營企業密切關注公交出行需求狀況,結合實際客流,不斷優化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線網,持續探索公交運營新模式,適時推出響應式公交等服務,切實提升人民群眾公共交通出行的幸福感。
二、改造國省干線公路道口
公路道口間距通常根據道路交通流量、道路等級、地形條件等因素進行規劃和設置。我省普通國省干線一級公路的道路開口間距要求為不小于1000米規劃控制。近年來我局已對全市普通國省干線不符合要求的公路道口,組織進行了部分封閉、改移、設置輔路、增設安全設施等改造。
下一步,我局將進一步落實相關工作舉措,著力提升道路通行條件:一是加強道路規劃設計管理。從前期規劃設計層面上,嚴格控制道口開口數量,不具備開口條件地段采取增設輔道或改移措施。二是實施安全精細化提升工程。落實中(側)分帶開口歸并,完善中分帶護欄設施,對公路沿線視距不良的中分帶開口及支路搭接道口處綠化進行修剪改植和完善。三是大力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結合道路沿線環境與通行狀況,設置服務區、公路驛站,協調相關部門對沿線公交站亭港灣式改造,積極提升道路服務水平。
三、優化路口信號燈配時
目前,南通市區所有聯網信號燈路口時段劃分基本均在3個以上,其中如工農路、江海大道等主要干道上的信號燈路口時段劃分已達8個以上。
下一步,公安部門將組織專業技術力量進一步開展市區信號燈路口配時方案精細化優化設計,定期組織開展市區聯網信號路口運行巡查及信號控制策略優化,結合交通流特征變化因時因需精細化劃分路口時段,設計符合各時段交通流運行特點的配時方案,力爭實現主次干道相交等重點路口全天信號方案時段劃分不少于8個,外圍次支路相交等普通路口信號方案時段劃分不少于5個,并至少應包含早高峰、晚高峰、平峰、夜間、過渡時段等時段。除此之外,對于學校、商圈等重要片區周邊的信號燈路口配時方案,將結合寒暑假等交通特點變化因地制宜開展信號控制策略優化調整,確保市區信號路口配時方案運行平穩有序。
四、實行國省道客貨分離、分車型限速
為進一步加強普通國省道交通安全管理,規范通行秩序,提高通行效率,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已在全市具備條件的普通國省道實施中重型貨車(黃牌貨車)靠右通行交通管控措施,如G204、G228、G328、S334、S353、S430的部分路段。此外,對中重型貨車流量較大的普通國省道,已按照普通國省道速度交通管控工作要求,對貨車、小客車采取不同的限速值,提高小客車通行效率,加強對貨車的速度限制。
下一步,公安部門將繼續推進實施該項政策,研究考慮G345通州段實施貨車靠右通行政策。
五、加強停車場管理
為滿足群眾停車需求,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近年來,一直將增加停車泊位供給、構建有序文明停車環境作為優化完善交通出行工作的首要任務,通過新建、改造、施劃、共享四項舉措,因地制宜、綜合施策,不斷增加了停車資源供給。同時出臺《南通市機動車停車條例》,對城市停車泊位規劃建設管理以及各類停車行為進行了進一步明確。
下一步,城管部門將持續推進停車資源多元供給、開展條例宣貫活動,同時將定期開展停車秩序專項整治,共同推動全社會形成文明有序安全的停車環境。
六、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
一是打造精品宣教品牌。以線性公益廣告、安全形勢播報、熱點話題解析三大板塊,與廣播電臺積極打造FM896《交警面對面節目》,圍繞文明創建、知險避禍、省條例解析、冬季攻勢等熱點話題開播17期,取得較好社會反響。二是創建宣傳教育基地。以“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為基本思路,在學校建設現代化宣傳教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全力打造融合式交通教育品牌,建成以來共開設各類交通課堂20余個、受教育人次1500余人次。三是做精基層宣教陣地。積極打造“農村公路+創新+文化+旅游+產業”的交通安全宣傳品牌樣板,通過建設交通安全宣傳示范村、安全主題公園、安全文化長廊、安全宣傳打卡點等,積極打造精品交通安全宣傳陣地,初步形成至上而下、覆蓋全域的宣傳矩陣。
下一步,公安、交通等部門將持續推進交通安全宣傳工作,重點針對事故多發易發的群體、部位開展針對性的宣傳教育。
南通市交通運輸局
202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