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第三號)
——第二產業基本情況
南通市統計局
南通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一、工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市共有工業企業法人單位5.2萬個,比2013年末增長62.2%;從業人員146.2萬人,比2013年末增長1.1%。
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5.0萬個,占96.3%;港、澳、臺商投資企業798個,占1.5%;外商投資企業1140個,占2.2%。內資企業中,集體企業125個,占0.2%;私營企業4.7萬個,占90.0%。
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占83.3%,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6.9%,外商投資企業占9.8%。內資企業中,國有企業占全部企業的0.1%,集體企業占0.2%,私營企業占69.0%(詳見表3-1)。
表3-1 按登記注冊類型分組的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
企業法人單位(個) |
從業人員(人) |
|
合 計 |
52037 |
1462112 |
內資企業 |
50099 |
1217970 |
國有企業 |
24 |
1865 |
集體企業 |
125 |
2370 |
股份合作企業 |
121 |
2729 |
聯營企業 |
3 |
31 |
有限責任公司 |
2625 |
138168 |
股份有限公司 |
374 |
64223 |
私營企業 |
46819 |
1008495 |
其他企業 |
8 |
89 |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
798 |
101377 |
外商投資企業 |
1140 |
142765 |
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中,采礦業12個,制造業5.2萬個,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476個,分別占0.02%、99.1%、0.9%。在工業行業大類中,紡織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紡織服裝、服飾業企業法人單位數位居前三位,分別占21.9%、12.1%、9.4%。
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采礦業占0.01%,制造業占99.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占1.0%。在工業行業大類中,紡織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紡織服裝、服飾業從業人員數位居前三位,分別占17.0%、10.0%、9.3%(詳見表3-2)。
表3-2 按行業大類分組的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
企業法人單位(個) |
從業人員(人) |
|
合 計 |
52037 |
1462112 |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
2 |
37 |
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
2 |
13 |
非金屬礦采選業 |
7 |
98 |
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 |
1 |
12 |
農副食品加工業 |
1229 |
32144 |
食品制造業 |
446 |
9763 |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
131 |
2400 |
煙草制品業 |
1 |
577 |
紡織業 |
11381 |
249010 |
紡織服裝、服飾業 |
4874 |
136260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
526 |
15744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 |
542 |
7520 |
家具制造業 |
901 |
21970 |
造紙和紙制品業 |
913 |
13296 |
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 |
850 |
12843 |
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
3306 |
101399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 |
40 |
1820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1018 |
68512 |
醫藥制造業 |
216 |
20443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273 |
17450 |
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
1944 |
42399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
2573 |
66841 |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160 |
4357 |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326 |
11483 |
金屬制品業 |
4094 |
94108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6320 |
146842 |
專用設備制造業 |
3205 |
69553 |
汽車制造業 |
477 |
21462 |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
868 |
46255 |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
2183 |
123718 |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
1184 |
63151 |
儀器儀表制造業 |
695 |
33548 |
其他制造業 |
345 |
4075 |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 |
126 |
1503 |
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
402 |
6562 |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
203 |
7579 |
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
40 |
1526 |
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
233 |
5839 |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工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2181.8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43.5%。負債合計5877.5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5852.6億元(詳見表3-3)。
表3-3 按行業大類分組的工業企業法人單位主要經濟指標
資產總計(億元) |
負債合計(億元) |
營業收入(億元) |
|
合 計 |
12181.8 |
5877.5 |
15852.6 |
農副食品加工業 |
311.3 |
177.2 |
618.8 |
食品制造業 |
71.7 |
29.5 |
75.9 |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
27.5 |
16.7 |
20.3 |
煙草制造業 |
17.0 |
1.4 |
14.5 |
紡織業 |
1151.0 |
542.1 |
1891.6 |
紡織服裝、服飾業 |
330.1 |
146.7 |
672.2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
51.8 |
24.0 |
96.1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 |
31.0 |
13.8 |
42.1 |
家具制造業 |
102.4 |
45.4 |
101.6 |
造紙和紙制品業 |
130.8 |
91.3 |
112.7 |
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 |
61.6 |
26.2 |
76.9 |
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
404.7 |
208.1 |
751.0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 |
15.1 |
8.7 |
51.4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1092.7 |
505.6 |
1600.1 |
醫藥制造業 |
279.4 |
116.7 |
361.1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273.2 |
124.4 |
338.6 |
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
253.2 |
115.1 |
330.9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
554.2 |
299.3 |
676.9 |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45.2 |
21.1 |
109.1 |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123.4 |
80.5 |
245.9 |
金屬制品業 |
729.8 |
342.8 |
1126.7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1106.3 |
439.3 |
1382.0 |
專用設備制造業 |
514.8 |
159.8 |
594.7 |
汽車制造業 |
296.9 |
188.0 |
249.2 |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
703.2 |
502.8 |
562.5 |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
1386.3 |
587.1 |
2054.4 |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
634.4 |
233.7 |
838.4 |
儀器儀表制造業 |
408.2 |
159.0 |
491.6 |
其他制造業 |
20.1 |
8.6 |
22.8 |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 |
8.1 |
4.2 |
8.3 |
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
22.6 |
12.2 |
26.2 |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
614.3 |
369.6 |
208.3 |
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
87.9 |
26.7 |
55.8 |
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
318.7 |
249.2 |
43.0 |
(三)主要產品產量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詳見表3-4。
表3-4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
單位 |
產量 |
小麥粉 |
萬噸 |
82.2 |
飼料 |
萬噸 |
117.1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萬噸 |
88.4 |
飲料酒 |
萬千升 |
21.5 |
紗 |
萬噸 |
56.5 |
布 |
億米 |
52.7 |
印染布 |
億米 |
23.2 |
蠶絲 |
萬噸 |
0.2 |
服裝 |
萬件 |
58315.0 |
鞋 |
億雙 |
0.6 |
機制紙及紙板(外購原紙加工除外) |
萬噸 |
57.3 |
化學農藥原藥(折有效成分100%) |
萬噸 |
23.4 |
合成橡膠 |
萬噸 |
46.4 |
化學藥品原藥 |
萬噸 |
1.6 |
化學纖維 |
萬噸 |
125.0 |
塑料制品 |
萬噸 |
75.1 |
水泥 |
萬噸 |
996.4 |
商品混凝土 |
萬立方米 |
2271.5 |
鋼材 |
萬噸 |
70.2 |
金屬集裝箱 |
萬立方米 |
59.0 |
鋼絲繩 |
萬噸 |
97.8 |
金屬切削機床 |
萬臺 |
1.6 |
電動手提式工具 |
萬臺 |
6459.0 |
電力電纜 |
萬千米 |
100.0 |
集成電路 |
億塊 |
180.8 |
二、建筑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市共有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9697個,從業人員180.8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202.1%和8.2%。
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9672個,占99.7%。其中,私營企業占內資企業的93.5%,有限責任公司占5.5%,股份有限公司占0.7%。
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占99.9%。其中,私營企業占內資企業的56.9%,有限責任公司占31.5%,股份有限公司占11.5%(詳見表3-5)。
表3-5 按登記注冊類型分組的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 |
||
企業法人單位 (個) |
從業人員 (人) |
|
合 計 |
9697 |
1807799 |
內資企業 |
9672 |
1806704 |
國有企業 |
7 |
682 |
集體企業 |
9 |
89 |
股份合作企業 |
7 |
698 |
有限責任公司 |
533 |
569704 |
股份有限公司 |
71 |
207071 |
私營企業 |
9045 |
1028460 |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
16 |
641 |
外商投資企業 |
9 |
454 |
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中,房屋建筑業占24.7%,土木工程建筑業占18.8%,建筑安裝業占18.0%,建筑裝飾、裝修和其他建筑業占38.4%。
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房屋建筑業占83.9%,土木工程建筑業占6.4%,建筑安裝業占4.9%,建筑裝飾、裝修和其他建筑業占4.8%(詳見表3-6)。
表3-6 按行業分組的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 |
||
企業法人單位 (個) |
從業人員 (人) |
|
合 計 |
9697 |
1807799 |
房屋建筑業 |
2396 |
1517370 |
土木工程建筑業 |
1826 |
114871 |
建筑安裝業 |
1749 |
88837 |
建筑裝飾、裝修和其他建筑業 |
3726 |
86721 |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18年末,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5411.6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107.9%。負債合計3073.3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109.7億元(詳見表3-7)。
表3-7 按行業分組的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主要經濟指標 |
|||
資產總計 (億元) |
負債合計 (億元) |
營業收入 (億元) |
|
合 計 |
5411.6 |
3073.3 |
7109.7 |
房屋建筑業 |
3461.1 |
2032.6 |
6055.2 |
土木工程建筑業 |
1288.6 |
668.4 |
462.9 |
建筑安裝業 |
269.0 |
133.3 |
284.1 |
建筑裝飾、裝修和其他建筑業 |
393.0 |
239.1 |
307.5 |
注釋:
[1]本公報中的企業法人單位,包括機構類型為企業的法人單位,以及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事業法人單位、民辦非企業法人單位和基金會,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除宗教活動場所以外的機構類型為其他組織機構的法人單位。
[2]表中的合計數和部分計算數據因小數取舍而產生的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