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即將過去,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住建局的正確領導、關心支持下,公積金中心順利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展望2020年,中心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謀創新、補短板、促發展”,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積金服務新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升公積金服務效能和服務水平,做好“七個一工程”。
2020年主要業務指標
1.實繳存額118億元。
2.新建職工人數13萬人。
3.新開戶單位1700個。
4.單位欠繳率低于5%。
5.個貸逾期率控制在3‰以內。
6.增值收益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主要工作舉措
一、打好一個基礎,實施“七抓七促”。
住房公積金歸集是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的關鍵和基礎性工作,是住房公積金制度得以實施的源泉。堅持以歸集工作為“龍頭”,全面排查歸集工作薄弱環節,積極尋找工作突破口和有效工作途徑,加大歸集擴面力度。
1.抓競賽,促歸集,擴大制度惠及面。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高起點定位企業新建制擴面工作,推動擴面工作高質量發展,增加6人以上新開戶單位的占比,從源頭抓好開戶質量。通過開展歸集勞動競賽抓企業擴面短板,擴大住房公積金建制惠及面,提升企業職工在公積金保障方面的獲得感。
2.抓降本、促企穩,推動擴面可持續。
通過“降比例、提基數、增人數”實現“企業減負擔、職工受保障”的建制格局。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職工住房公積金待遇,力求職工維權和建制擴面的良性發展,規范企業建制繳存,促進實體經濟平穩增長,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
3.抓創新、促聯動,打好執法組合拳。
創新執法理念,提高執法水平。積極推進“行政執法公示制度”、“重大執法法制審核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三項制度和“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對違反《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定的單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或不為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少繳或欠繳公積金的行為,要積極對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增強聯合監管合力,盡量減少企業執法的頻次。
4.抓合作,促共享,推動挖潛再增效。
借助互聯網+信息共享,加強多方合作聯動,做大做強住房公積金。加強與社保、市場監管、稅務等部門的合作,及時掌握企業信息,確保在新建擴面、基數調整、挖潛質量等工作中精準施策、有的放矢、做出成效。
5.抓投訴、促維權,歸集擴面有成效。
加大信訪投訴處理力度,按部門建立信訪工作群,第一時間部署研究處理問題。對應建未建、繳存基數不足等繳存方面的投訴,要及時梳理分類,認真分析研究,妥善進行處理。對信訪投訴中發現的問題要以點帶面進行處理,力爭以個案帶動企業面上的全員建制,取得擴面增員和提高基數的顯著成果。
6.抓掃黑,促治違,規范管理治騙提。
繼續貫徹落實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嚴厲打擊騙提套取住房公積金的行為。規范提取管理工作新秩序,重點打擊以牟利為目的的非法中介和個人,有效遏制騙提套取的“黑色產業鏈”。
7.抓宣傳,促歸集,政策服務到基層。
繼續開展“公積金宣傳月”活動,充分利用媒體、網絡、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媒介和12329客服熱線,進一步提高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社會知曉率,主動送政策進社區、進企業,面對面向群眾宣傳政策傾聽群眾呼聲,著力營造企業自覺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氛圍。
二、深化一項改革,優化為民服務。
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和優化服務”上下功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公積金服務水平。
1.進一步精簡業務流程。中心各科室之間相互配合,將住房公積金歸集、提取、貸款涉及的審批環節全面進行梳理、登記,從制度建設、流程改進、效率提高等方面入手,優化業務流程。
2.做到線上線下同步。目前60%的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了網上辦理,2019年全年網上辦件量突破一萬件,2020年所有提取業務實現上線,在全面推進提取網上業務的同時,推出網上繳存業務,并整合到住房公積金網上服務大廳,使單位可以做到足不出戶,直接在網上服務大廳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調整、變更、封存等業務。
3.進一步縮短辦結時限。對住房公積金的匯繳,審理,支取等各項業務,在符合政策,資料齊全的情況下,做到即來即辦。2020年將有更多的業務實現“一窗受理、一次辦結”的目標,讓更多的業務由全城通辦拓展到全市通辦,實現“零材料、零跑腿、零見面”,辦理程序更加簡便,辦結時限進一步縮短。
三、打造一個平臺,提升服務效能。
打造完善綜合服務平臺,要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全方位多角度構建立體化的與群眾零距離的的服務平臺。
1.拓展服務渠道。目前我們開通了網廳、APP、微信、支付寶城市服務、江蘇政務網、南通百通以及部分銀行的網廳,下一步要抓快完善功能建設,向各銀行網廳延伸,新建自助查詢辦理一體機等。
2.加強信息互聯。打通壁壘,繼續推進與銀行、不動產、產權交易、法院、人行、稅務局等的數據聯網互通,實現商業貸款數據、不動產數據、征信數據的查詢共享,提高信息系統對業務核查的有效性和便捷性。依托高度的信息共享,有效節約信息獲取成本,提高業務辦理效率。
四、建造一個模型,強化監管力度。
建立一個科學可行的公積金資金風險控制模型,從關鍵控制點關注公積金風險管理。
1.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完善分支機構資金計劃與資金使用掛鉤機制,統籌好全市貸款規模分配和調劑,密切關注一體化管理格局下全市資金流動性情況,把握好資金使用節奏,注重平衡全市的資金,加強內部資金的調度。
2.合理安排融資計劃,挖掘資金最大潛力,努力確保各項業務正常穩步開展,盡量縮短貸款等待時間。
3.建立常態化統計分析機制,積極發揮統計參謀作用。通過對歸集、提取、貸款等公積金業務的統計分析,發揮統計分析支撐決策、規范管理、防范風險、強化監督的作用。
4.強化內控制度建設,提升內控管理水平。進一步健全內控制度等相關文件,梳理業務風險和廉政風險,確保各項業務操作和流程有章可循,提升科學化、規范化、精準化水平,助推公積金事業發展。
五、用好一個稽查,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南通中心在2019年8月份建立了風控平臺,經過3個月的扎實推進,疑點總數下降幅度達79.36%,省廳對南通建立的公積金電子稽查風險控制平臺給予了高度肯定。
1.2020年將按照住建部電子稽查工作“消減存量、遏制增量”的原則,通過電子稽查風險隱患定期排查,繼續推進電子稽查工作的整改落實。
2.將電子稽查工作融入到業務工作中,從源頭上防控風險隱患的產生。
3.充分運用電子稽查工具,將內審工作延伸至業務委托銀行,開展對委托銀行公積金業務的專項審計,管控風險,減少風險。
六、打造一支隊伍,創新人才思路。
建立多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培育符合中心發展需要的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鍛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增強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本領。
1.建立全員培訓機制。按照員工崗位、崗位職責和人才培養的需要,有計劃的開展干部管理能力提升、黨風廉政、理論知識、業務知識等方面的相關培訓。建立學習共享機制,促進部門之間、員工之間分享在培訓和業務工作中的心得體會,鍛煉和提升員工的個人能力和專業水平。
2.繼續推進崗位交流輪換機制。根據中心工作發展需要和人才培養計劃,開展員工崗位交流,結合員工的專業、工作經歷、能力等,讓員工交流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工作崗位,為員工成長和鍛煉提供更多的機會,加強復合型人才隊伍建設。
七、圍繞一個核心,推進黨建工作。
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核心,鞏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形成長效機制,堅持不懈錘煉黨員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
1.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強化理論武裝。
2.以貫徹公積金中心支部工作標準為抓手,加強黨員管理。
3.以學習貫徹各項黨規黨紀為重點,加強黨員監督。
4.以開展黨總支換屆為契機,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