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住建局的關心支持下,公積金中心聚焦服務全市大局、建設宜居家園、優化營商環境和加強自身建設,出實招、辦實事、謀實效,在保障安居、惠企利民、促進房地產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業務工作完成情況
繳存提取:1-6月,歸集109.36億元,同比增長13.53%;累計提取972.17億元,比上年增長16.36%。累計歸集1432.93億元,歸集余額460.76億元。
增人擴面:1-6月,新增開戶1655個,新建職工7.69萬人,完成年度目標55.17%、51.27%。,新建職工6.4萬人,完成年度目標45.7%、42.67%。
貸款發放:1-6月,為5316戶職工家庭發放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20.1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9.37%、57.32%。截止到6月30日,個貸比率96.2%。
(一)疫情防控凸顯責任擔當
4月份,面對突然襲來的疫情,公積金中心黨總支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按照《關于開展全市在職黨員“雙報到通通在”活動的實施意見》和《關于持續深化“江海戰疫黨旗揚”行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要求,領導班子主動帶頭下沉“疫”線服務群眾,3月底組織市區黨員干部職工連續三天在結對幫扶的北濠東村社區化身志愿者,市區疫情封控后,組織所有黨員職工第一時間在居住地就地轉崗為志愿者,服從社區統一安排,協助做好卡點值守、宣傳引導、信息采集、核酸檢測秩序維護等工作,全中心累計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350人次。中心先后選派6名青年黨員進入市級疫情防控突擊隊,參與高速公路卡口執勤、封控區物資運送、電話信息流調排查等工作,以實際行動助力我市疫情防控,展現了公積金中心在疫情防控中的責任與擔當。
(二)多措并舉落實助企紓困
為貫徹落實住建部文件精神,支持企業實現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及緩繳住房公積金,切實幫助受疫情影響的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走出困境,中心出臺了《關于實施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的通知》(通金管〔2022〕39號),因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企業緩繳期間繳存時間視同連續,不影響職工正常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對于在202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未能正常償還住房公積金貸款的,不作逾期處理,不作為逾期記錄報送征信部門。截止目前,共為799家企業實現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降至5%,減少繳存金額1473萬元;為66家企業實現緩繳住房公積金,緩繳金額4374.62萬元;有687戶借款人因疫情影響未能正常還款,不作為逾期處理。
(三)推新政助力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會議精神,堅持“房住不炒”,滿足人民群眾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中心于5月20日與市住建局等六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通住建房〔2022〕98號)文件,該文件出臺后,貸款戶數、金額均大幅提高,政策效應明顯。
5月20日貸款新政前后一個月貸款情況比較
住房 套數 |
政策出臺前 |
政策出臺后 |
增長率(%) |
||
首套房 |
貸款戶數 |
442 |
貸款戶數 |
1157 |
161.76 |
貸款總額(億) |
1.78 |
貸款總額(億) |
5.66 |
217.98 |
|
戶均(萬) |
40.21 |
戶均(萬) |
48.92 |
21.66 |
|
二套房 |
貸款戶數 |
97 |
貸款戶數 |
385 |
296.91 |
貸款總額(億) |
0.25 |
貸款總額(億) |
2.15 |
760 |
|
戶均(萬) |
25.95 |
戶均(萬) |
55.72 |
114.72 |
備注:
1.貸款發放情況: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19日為2687戶職工家庭發放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9.87億元;5月20日至6月27日為1271戶家庭發放貸款5.97億元,目前處于申請中未放款的有395戶,涉及貸款金額2.08億。
2. 高層次人才(含碩士研究生、高級職稱):申請147戶,貸款金額1.49億元,戶均101.12萬元。
(四)主動作為優化營商環境
中心深入貫徹落實市委“機關作風建設提升年”“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先后出臺了《落實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若干舉措工作方案》、《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擬上市“白名單”企業實施方案》、《關于深化“攻堅有我”行動 扎實推進“機關作風建設提升年”“招商引資突破年”“營商環境提升年”的實施方案》等多項文件制度。為加強對領導班子開展“下沉一線”活動制度化、規范化,中心制定了《關于領導班子開展“下沉一線”活動實施方案》,通過發揮班子帶頭引領作用,切實帶動全體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擔當在前、實干在前,全面提升服務質量。
領導班子成員和各管理部、辦事處主動上門服務,實地走訪“白名單”企業78家,由業務科室及時跟進解決企業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并由監察室全程跟蹤督辦,確保問題得以迅速有效解決。各管理部、辦事處利用今年的“住房公積金宣傳月”活動,通過突出線上、融合線下,多方位、多渠道進行政策宣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和受益面。
(五)數字賦能 “智慧公積金”
公積金個人同城轉移、異地轉移、租房提取業務實現了微信公眾號、APP等渠道的測試上線。接入長三角“一網通辦”平臺,實現了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的職工異地購房提取公積金。推出了租房提取線上業務,實現了不見面審批。持續推進一件事改革,已完成“就業一件事”、“退休一件事”及長三角退休提取“一網通辦”上線前的程序開發、測試等準備工作。
截至6月底,南通公積金網上業務單位注冊用戶數已達到15670家,個人注冊用戶數已達到49.10萬人,已基本覆蓋公積金繳存、提取等主要業務。在4月份疫情最嚴峻的時期,中心第一時間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出《公積金業務網上辦理倡議書》,倡導廣大繳存單位和職工通過南通公積金網廳、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各類線上渠道辦理業務。4—5月份線上辦理單位開戶817筆,職工開戶12653筆,職工轉移15362筆,分別占到總業務量的67.4%、66.27%、82.72%;辦理公積金還貸提取3575筆,離職后賬戶封存滿半年提取3230筆,分別占到總業務量的 84.26%、70.23%。
(六)聚焦巡查整改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今年2月,市委巡察五組對南通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依法行政專項巡察并向反饋了巡察意見。中心領導高度重視,迅速召開整改動員會,成立了依法行政專項巡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南通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落實依法行政專項巡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確保整改落實推進有序。中心對有關規章制度進行全面梳理,制定了《行政執法案件辦理制度》、《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制度》、《行政執法責任制規定》,修訂了《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實施辦法》。開展“厚植為民情懷、提升執法水平”主題教育,邀請法院專業人士對中心全體行政執法人員進行了依法行政培訓,開展了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強為民服務實效”為主題的普法月活動。組織中心全體人員學習新頒布的《信訪工作條例》,對群眾的信訪投訴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上半年,中心組織召開6次會議專題討論信訪投訴問題,認真聽取工作匯報,研究制定處置意見和對策并形成常態化機制。共流轉、處理12329熱線、12345、市長信箱、陽光信訪投訴、上級轉辦信訪件等信訪投訴案件346筆。
二、發揮黨建引領,加強整體建設
(一)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學理論悟思想
印發《2022年中心組專題學習計劃暨領導干部在職自學意見》《南通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2022年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要點》,每月制定、下發支部學習計劃,確保黨員學有“章法”,思想常學常新。上半年,中心組開展理論學習7次,民主生活會專題學習2次。
(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轉作風強擔當
聚焦“機關作風建設提升年”“招商引資突破年”“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制定實施方案,領導班子帶頭“下沉一線”,了解群眾訴求,提高公積金服務水平。印發《關于組織開展第十五個“5.10”思廉日活動的通知》,結合實際開展以“廉潔中心、你我共建”為主題的思廉日活動,筑牢干部職工廉潔思想防線。研究制定中心領導班子及個人“兩個責任”清單,意識形態“一崗雙責”責任清單,召開一、二季度黨風廉政及意識形態工作專題會議,總結現階段工作情況,謀劃下階段工作重點。
(三)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練本領促提升
制定中心《干部人事工作整體方案》,促進中心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組織青年干部積極參與市住建局“青春建功 筑夢未來”演講比賽活動,展示公積金青年風采;組織開展中心二季度“道德講堂”活動,中心青年干部結合工作,交流讀書心得,充分展示學、思、踐、悟水平;積極組織參加“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等選樹活動,爭做排頭兵。出臺《南通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黨員積分制管理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對黨員遵守黨紀法規、參加學習教育等情況進行量化積分管理。
三、下階段工作打算
1.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決策部署,做好“就業一件事”、“退休一件事”、“公民身份信息變更一件事”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加快推進公共服務領域的改革突破,讓辦事群眾享受到“一站式”服務。
2.按照“萬事好通”南通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舉措的具體要求,推動審批服務更高效,著力推進住房公積金更多高頻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和長三角“一網通辦”,擴大服務圈,滿足繳存單位和職工異地辦事需求。
3.接入全市政務服務自助終端,實現辦事指南查詢、自助申報和打印等功能,接入江蘇政務服務APP、“南通百通”APP,實現更多服務“自助辦”“掌上辦”。
4.深化“智慧公積金”建設,優化服務流程,推進公積金貸款“不見面”辦理工作,實現公積金貸款申請、審批網上辦理,從“最多跑一次”變為“零跑腿”。
5.積極探索靈活就業人員繳存公積金機制和途徑,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受益面,進一步完善全市城鎮住房保障體系。
6.落實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工作,落實租購并舉,探索做好公積金支持租賃住房發展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改善職工居住條件。